“吏隱千年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吏隱千年遠”全詩
鑒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風。
林靄床頭濕,崖泉廚下通。
紛紛塵世念,不入此山中。
分類:
《寄楊君謙》魯山泰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楊君謙》是明代魯山泰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吏隱千年遠,
南峰事竟同。
鑒容依石水,
熏佩度花風。
林靄床頭濕,
崖泉廚下通。
紛紛塵世念,
不入此山中。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魯山泰公的隱居之情和對山水自然的追求。詩人將自己的身份描述為吏隱(隱居的官員),表示他已經隱居了千年之久。盡管如此,他發現自己的處境和南峰(指山峰)上的事物竟然沒有什么不同,暗示他在隱居后仍然與塵世保持著聯系。
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觀來表達自己的心境。他提到自己的容顏如同照在水中的倒影,依附在石頭和水面之上,表示他與自然融為一體。他還提到自己的衣佩被花風所熏,顯示他深深地沉浸在自然的氣息中。
詩詞中出現了林靄濕潤了床頭,崖泉流經廚房的描寫,描繪了詩人居住的環境。這些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追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塵世紛擾的厭倦和遠離塵世的愿望。詩人認為塵世間的紛紛擾擾無法進入他所居住的山中,表達了他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賞析:
《寄楊君謙》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追求和對塵世的厭倦。詩人通過自然景觀中的山水、石頭、花風等元素,將自己與自然融為一體,展示了他對自然的熱愛與欣賞。
詩詞的語言簡練而富有意境,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傳遞了詩人深邃的思想和心境。詩人以自己的隱居之身,表達了對塵世的厭倦和對自然的向往,展示了一種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主線,將詩人的內心感受與自然景色相結合,呈現出一種寧靜、追求自由與超然的意境。這首詩詞展示了明代隱士的生活態度和追求,同時也反映了中國文人士人對自然和人文之間關系的思考與追求。
“吏隱千年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áng jūn qiān
寄楊君謙
lì yǐn qiān nián yuǎn, nán fēng shì jìng tóng.
吏隱千年遠,南峰事竟同。
jiàn róng yī shí shuǐ, xūn pèi dù huā fēng.
鑒容依石水,熏佩度花風。
lín ǎi chuáng tóu shī, yá quán chú xià tōng.
林靄床頭濕,崖泉廚下通。
fēn fēn chén shì niàn, bù rù cǐ shān zhōng.
紛紛塵世念,不入此山中。
“吏隱千年遠”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三阮 (仄韻) 去聲十四愿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