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枕低云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高枕低云嶠”全詩
青冥恣遐矚,麋鹿伴孤蹤。
高枕低云嶠,疏林度遠鐘。
徑余重九菊,門倚兩三松。
避地霧中隱,鳴琴竹下逢。
夜長思共醉,老去愿相從。
魏闕無今想,仙風自可宗。
因思沉湎者,役役爾何庸。
分類:
《至陽山訪岳山人》陸俸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至陽山訪岳山人》是明代陸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
訪到爾陽山曲,
曲折的山巒疊疊重重。
茫茫蒼穹盡情眺望,
麋鹿陪伴孤獨的足跡。
高枕低云的嶠巖上,
穿過稀疏的林地,聽見遙遠的鐘聲。
小徑旁留下重重重疊的九節菊花,
門前倚著兩三棵松樹。
躲避在霧中隱匿,
在竹林下彈琴邂逅。
漫長的夜晚讓人思緒萬千,
愿意與你共醉,共度余生。
那些已經不存在的魏闕,
想起時心生感慨,而仙風自然可宗。
因為思考沉溺于紛擾之中的人,
忙碌無休,你又何所用。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登臨陽山拜訪岳山人的情景,表達了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對友誼的思念之情。詩中使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
詩人通過描述山巒的曲折、蒼穹的遼闊,表現了大自然的壯麗和廣袤。麋鹿作為孤獨的伴侶,增添了一絲寂寞之感。高枕低云的嶠巖和遠處的鐘聲,給人以高遠、深邃的感受。
詩中還描繪了小徑旁的九節菊花和門前的松樹,展現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霧中隱匿和竹林下彈琴的場景,給人以神秘和寧靜的感覺。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夜晚的漫長讓人思緒紛繁,詩人希望與岳山人共同醉心,并愿意與對方共度余生。詩人想起已逝的時光和人事變遷,感慨萬分,但仙風自然可宗,即使物是人非,仙風依然可以成為信仰和追求。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意境優美,通過描繪山水和表達情感,將讀者帶入到一種寧靜、恬淡的境界中。詩人抒發了對自然山水的熱愛和對友誼的珍視,同時也表達了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思索。
“高枕低云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ì yáng shān fǎng yuè shān rén
至陽山訪岳山人
fǎng ěr yáng shān qǔ, tiáo tiáo qiū hè zhòng.
訪爾陽山曲,迢迢丘壑重。
qīng míng zì xiá zhǔ, mí lù bàn gū zōng.
青冥恣遐矚,麋鹿伴孤蹤。
gāo zhěn dī yún jiào, shū lín dù yuǎn zhōng.
高枕低云嶠,疏林度遠鐘。
jìng yú chóng jiǔ jú, mén yǐ liǎng sān sōng.
徑余重九菊,門倚兩三松。
bì dì wù zhōng yǐn, míng qín zhú xià féng.
避地霧中隱,鳴琴竹下逢。
yè zhǎng sī gòng zuì, lǎo qù yuàn xiāng cóng.
夜長思共醉,老去愿相從。
wèi quē wú jīn xiǎng, xiān fēng zì kě zōng.
魏闕無今想,仙風自可宗。
yīn sī chén miǎn zhě, yì yì ěr hé yōng.
因思沉湎者,役役爾何庸。
“高枕低云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