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漢鳥飛還”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漢鳥飛還”全詩
秋色老著樹,夕陽明在山。
高崖泉落響,遠漢鳥飛還。
擾擾紅塵里,無如僧最閑。
分類:
《月堂室中閑題》逯昶 翻譯、賞析和詩意
《月堂室中閑題》是明代逯昶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清心投靜室,童子啟云關。
秋色老著樹,夕陽明在山。
高崖泉落響,遠漢鳥飛還。
擾擾紅塵里,無如僧最閑。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月堂室中靜心思考的情景。他借著清心寂靜的環境,啟發了年輕的童子對禪理的探索。詩人觀察到秋色已經洗刷了樹木的繁茂,夕陽仍然照亮山間。他聽到高崖上泉水的聲響,看見遙遠的漢江上飛翔的鳥兒。在這喧囂的紅塵世界中,沒有什么比僧侶更能達到真正的寧靜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寧靜的場景,展示了逯昶對禪宗境界的追求和對紅塵世界的反思。詩人選擇了一個月堂室作為他的思考場所,月堂室通常是僧侶修行的地方,寄托著寧靜和超脫的意味。他帶領年輕的童子在這個環境中思考禪宗的奧義,啟發他們超越塵世的紛擾,尋求內心的寧靜。
詩中的秋色和夕陽是對時間的描繪,秋色老去的樹和夕陽明亮的山巒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種對比讓人感受到時間的流逝和永恒的共存,也體現了生命的無常和變化。高崖上泉水的聲響和遙遠的漢江上飛翔的鳥兒描繪了大自然的寧靜和活力,與紅塵世界的喧囂形成了強烈的對比。最后一句表達了詩人對僧侶生活的羨慕和贊美,認為他們在紅塵世界中是最能達到真正寧靜的存在。
逯昶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禪宗思想的追求和對紅塵世界的反思。他通過描述一個清靜的環境和自然景觀,將讀者引入一個超越塵世的境界,啟發人們思考內心的寧靜和超脫。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鮮明的對比,展示了逯昶對禪宗境界的理解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審美價值。
“遠漢鳥飛還”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táng shì zhōng xián tí
月堂室中閑題
qīng xīn tóu jìng shì, tóng zǐ qǐ yún guān.
清心投靜室,童子啟云關。
qiū sè lǎo zhe shù, xī yáng míng zài shān.
秋色老著樹,夕陽明在山。
gāo yá quán luò xiǎng, yuǎn hàn niǎo fēi hái.
高崖泉落響,遠漢鳥飛還。
rǎo rǎo hóng chén lǐ, wú rú sēng zuì xián.
擾擾紅塵里,無如僧最閑。
“遠漢鳥飛還”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