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堂只在澗西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茅堂只在澗西頭”全詩
水屋風簾余晚興,雨花燈影共春愁。
從來養鶴山中住,不學騎鯨海上游。
自此易知東浦路,茅堂只在澗西頭。
分類:
《次韻滕至剛先生別后見寄之作》呂伯剛 翻譯、賞析和詩意
《次韻滕至剛先生別后見寄之作》是明代呂伯剛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半山殘照獨回舟,
一片閑云任去留。
水屋風簾余晚興,
雨花燈影共春愁。
從來養鶴山中住,
不學騎鯨海上游。
自此易知東浦路,
茅堂只在澗西頭。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別離之后的心境和思緒。詩人獨自乘船在半山的殘照中歸來,遠眺天空中飄散的云彩,它們自由地來去。在水屋里,隨著晚風輕拂,簾子輕擺,詩人的心情也被勾起。雨花和燈影交織在一起,共同映襯出詩人內心的春天的憂愁。詩人平日里一直住在養鶴的山中,不學習騎鯨的冒險,而是安居在山間。從此刻開始,詩人明白了東浦的路,他茅堂的位置只在澗西的山頭上。
賞析:
這首詩以景寫情,通過描繪大自然的景色和物象,表達了詩人內心的離愁別緒。半山殘照和一片閑云都是自然景色的描繪,它們與詩人的心情相互映襯,表達了他的孤獨和離別之情。水屋風簾和雨花燈影則通過物象的描繪,進一步加深了詩人內心的愁思。詩人寫道自己養鶴山中住,不學騎鯨海上游,表達了他安居山野、追求寧靜的心態。最后兩句詩,則揭示了詩人離別后的心境和對未來的感悟,他明白了東浦的路,同時也意識到自己的歸宿就在澗西的茅堂。整首詩以詩人內心的感慨和思緒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色和個人心境的交融,營造出一種憂愁而恬靜的氛圍。
“茅堂只在澗西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ì yùn téng zhì gāng xiān shēng bié hòu jiàn jì zhī zuò
次韻滕至剛先生別后見寄之作
bàn shān cán zhào dú huí zhōu, yī piàn xián yún rèn qù liú.
半山殘照獨回舟,一片閑云任去留。
shuǐ wū fēng lián yú wǎn xìng, yǔ huā dēng yǐng gòng chūn chóu.
水屋風簾余晚興,雨花燈影共春愁。
cóng lái yǎng hè shān zhōng zhù, bù xué qí jīng hǎi shàng yóu.
從來養鶴山中住,不學騎鯨海上游。
zì cǐ yì zhī dōng pǔ lù, máo táng zhī zài jiàn xī tóu.
自此易知東浦路,茅堂只在澗西頭。
“茅堂只在澗西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