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印慶仍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鵲印慶仍傳”全詩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哀容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分類: 西河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西河郡太原守張夫人挽歌》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西河郡太原守張夫人挽歌》是唐代岑參所作的一首詩,這首詩表達了對太原守張夫人的悼念之情。
詩中首句“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意指張夫人的家族中世代傳承著顯赫的官職,受到高度的尊敬和寵愛。
接著,詩人提及了張夫人的丈夫——張元凱,他不僅地位高貴,還教育了他們的兒子張孟軻成為一個聰明才智的人。
接下來的兩句“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使用了龍、鸞的象征意義。龍和鸞都是祥瑞的象征,隱喻著張夫人的幸福和美滿。但是現在,龍已經歸日,鸞也沒有再獨舞,暗示著張夫人已經離世,幸福和美滿不再。
最后兩句“哀容今共盡,凄愴杜陵田”,表達了詩人對張夫人的哀悼之情。張夫人的容顏已經消失,悲傷和凄愴彌漫在杜陵的田地里。
整首詩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對張夫人的哀悼之情,通過對張夫人家族背景和幸福一瞥的描繪,詩人展現了對逝者的悼念和對生命的思考。
“鵲印慶仍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ī hé jùn tài yuán shǒu zhāng fū rén wǎn gē
西河郡太原守張夫人挽歌
què yìn qìng réng chuán, yú xuān chǒng mò xiān.
鵲印慶仍傳,魚軒寵莫先。
cóng fū yuán kǎi guì, xùn zi mèng kē xián.
從夫元凱貴,訓子孟軻賢。
lóng shì shuāng guī rì, luán fēi dú wǔ nián.
龍是雙歸日,鸞非獨舞年。
āi róng jīn gòng jǐn, qī chuàng dù líng tián.
哀容今共盡,凄愴杜陵田。
“鵲印慶仍傳”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