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橫見當時”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縱橫見當時”全詩
著書亦有兵,豈惟工賦詩。
畫船張水嬉,禪榻悲鬢絲。
廣陵罷走馬,陽羨亦解龜。
芳樹竟寂寞,清淡自淪漪。
斯人向千載,陳跡宛如茲。
分類:
《牧之水榭》馬治 翻譯、賞析和詩意
《牧之水榭》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馬治。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牧之信奇士,縱橫見當時。
著書亦有兵,豈惟工賦詩。
畫船張水嬉,禪榻悲鬢絲。
廣陵罷走馬,陽羨亦解龜。
芳樹竟寂寞,清淡自淪漪。
斯人向千載,陳跡宛如茲。
詩意:
《牧之水榭》描繪了一個隱居的文人境界和生活態度。詩中描述了作者牧之(可能是作者的別號)信任的志士,他們縱橫于當時的社會。這些人才不僅僅擅長文學才藝,還有軍事才能。他們不僅能寫書,還能組織兵事。
詩人接著描繪了一幅畫面,畫船在水上嬉戲,禪榻上的人悲傷地撫摸著自己的胡須。此時廣陵的行馬已經停止,陽羨的解龜也告一段落。而周圍的芳樹卻顯得孤寂,清淡的氛圍也沉淀下來。
最后,詩人認為,這些人物的事跡已經傳承了千載,而他們的痕跡如今就在眼前。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優美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隱居生活的境界和情感。詩人通過牧之信任的志士,展示了他們在當時社會中的才能和地位,不僅是文學家,還是軍事家,凸顯了他們全面的素養和能力。
詩人運用對比手法,通過描繪畫船和禪榻上人的情感表達,展示了隱居生活的兩面性。畫船的水上嬉戲象征著歡樂和輕松,而禪榻上的人的悲傷則象征著憂傷和思考。這種對比表現了作者對于隱居生活的復雜情感態度。
詩的結尾通過描繪廣陵罷走馬和陽羨解龜的情景,以及孤寂的芳樹和清淡的氛圍,進一步強調了隱居生活的冷靜和淡泊。最后一句表達了這些人物事跡的傳承和延續,以及它們在當下的存在感。
整首詩詞以簡練而凝練的語言,通過描繪隱士生活的方方面面,展現了作者對于隱居生活的思考和贊美。詩人通過對比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加生動,引發讀者對于隱居生活和人生意義的思考。
“縱橫見當時”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ù zhī shuǐ xiè
牧之水榭
mù zhī xìn qí shì, zòng héng jiàn dāng shí.
牧之信奇士,縱橫見當時。
zhù shū yì yǒu bīng, qǐ wéi gōng fù shī.
著書亦有兵,豈惟工賦詩。
huà chuán zhāng shuǐ xī, chán tà bēi bìn sī.
畫船張水嬉,禪榻悲鬢絲。
guǎng líng bà zǒu mǎ, yáng xiàn yì jiě guī.
廣陵罷走馬,陽羨亦解龜。
fāng shù jìng jì mò, qīng dàn zì lún yī.
芳樹竟寂寞,清淡自淪漪。
sī rén xiàng qiān zǎi, chén jī wǎn rú zī.
斯人向千載,陳跡宛如茲。
“縱橫見當時”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