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逐樵夫閑看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逐樵夫閑看棋”全詩
開云種玉嫌山淺,渡海傳書怪鶴遲。
陰洞石幢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示青囊錄,愿得相從一問師。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一作盧綸詩)》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一作盧綸詩) —— 岑參
聞逐樵夫閑看棋,
忽逢人世是秦時。
開云種玉嫌山淺,
渡海傳書怪鶴遲。
陰洞石幢微有字,
古壇松樹半無枝。
煩君遠示青囊錄,
愿得相從一問師。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聽說追隨樵夫閑看棋,
卻忽然遇見曾經的大秦時。
種植云彩怨山峰太低淺,
渡海傳書奇怪的鶴兒慢遲。
陰暗的洞穴懸掛著微微的字,
古老的祭壇松樹上已幾乎無枝。
向您請教一番,為何您遠行時展示著青囊里的記載,
希望能夠得到您的相隨,再向您請教一番。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是他回應道士暢當麻對他的一首回詩。岑參在這首詩中以對話的形式,表達了對道士的敬佩和向往。
詩中首先描述了岑參閑暇時與樵夫觀棋的情景,但突然之間,他卻在人世間遇見了被稱為暢當嵩山尋麻道士的人。道士暢當麻據說能夠穿越時空,回到秦朝。這一遭遇讓岑參感嘆道士的神奇之處,也暗示了詩人對于古代智者和文化的向往。
接著,詩人用開云種玉來比喻道士能力的高深,表達了自己對于道士境界的敬佩。而“山淺”則是在暗指自己修行不夠深厚,對于道士的境界感到羨慕和不足。
詩的后半部分則描繪了道士傳言中的一些神奇事件,比如在幽暗的洞穴里發現微弱的文字,或者古老的祭壇上的松樹已經幾乎沒有枝葉了。這些都是超越常人的事物,增加了道士的神秘感和不可思議性。
最后,詩人向道士表示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夠向他請教,并得到他的指導。通過這首詩,岑參表達了對于道士智慧和修行的敬佩和向往,透露出對于古代智者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詩以樸實明快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向往智者和神秘世界的情感,同時也表達了對于古代傳統文化和精神境界的仰慕和敬佩。
“聞逐樵夫閑看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u chàng dāng sōng shān xún má dào shì jiàn jì yī zuò lú lún shī
酬暢當嵩山尋麻道士見寄(一作盧綸詩)
wén zhú qiáo fū xián kàn qí, hū féng rén shì shì qín shí.
聞逐樵夫閑看棋,忽逢人世是秦時。
kāi yún zhǒng yù xián shān qiǎn,
開云種玉嫌山淺,
dù hǎi chuán shū guài hè chí.
渡海傳書怪鶴遲。
yīn dòng shí chuáng wēi yǒu zì, gǔ tán sōng shù bàn wú zhī.
陰洞石幢微有字,古壇松樹半無枝。
fán jūn yuǎn shì qīng náng lù, yuàn dé xiāng cóng yī wèn shī.
煩君遠示青囊錄,愿得相從一問師。
“聞逐樵夫閑看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