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無警露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固無警露姿”全詩
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
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秦人既鶴呼,鸛亦鶴自謂。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謁帝。
長鳴玉陛前,帝怪鸛音異。
敕令擊殺之,下充膳夫饋。
浮丘報秦人,秦人方自愧。
為誡畜禽家,畜禽辯真偽。
分類:
《垤鸛》夢觀法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垤鸛》是明代夢觀法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描述了一只垤鸛,它姿態優美,與鶴相似。秦人將它捕獲并帶回,對它憐愛有加,無不呵護。垤鸛雖然沒有警戒危險的姿態,但實際上它是一種珍貴的乘軒之物。它的羽毛鮮亮有光澤,行為也傲慢放縱。當秦人稱呼鶴時,垤鸛也自稱為鶴。突然,它遇到了浮丘伯,借助它的關系前去拜謁皇帝。垤鸛在玉陛前長鳴,皇帝驚訝于它的聲音與眾不同。于是下令擊殺垤鸛,將其作為膳夫的食物供應。浮丘伯向秦人報告此事,秦人因此感到愧疚。這個故事作為警示,告誡人們在養殖家禽時要辨別真偽。
這首詩詞以垤鸛為主題,通過垤鸛與鶴的相似性和秦人對它的珍視來揭示人性的一面。詩中的垤鸛象征著那些外表相似但本質不同的事物或人,暗示了人們在面對誘惑時常常容易被外表所迷惑。垤鸛被秦人視為鶴,自稱為鶴,然而它的真實身份卻被浮丘伯識破。詩中的皇帝代表著權力和正義,他審視垤鸛并發現它的異樣,下令將其殺死,象征著真相的揭露和錯誤的懲罰。整首詩詞通過對垤鸛的描寫和事件的發展,提醒人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辨別事物的真偽,不要被外表所迷惑。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一個寓言故事,通過對垤鸛和秦人之間的互動展示了人性的弱點和人們應該具備的警覺性。同時,詩中還融入了一些宮廷和權力的元素,使得詩詞更具故事性和寓意深遠。
“固無警露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ié guàn
垤鸛
dié guàn hé piān piān, pō yǔ hè tóng lèi.
垤鸛何翩翩,頗與鶴同類。
qín rén luó zhì zhī, lián ài wú bù zhì.
秦人羅致之,憐愛無不至。
gù wú jǐng lù zī, shí yǒu chéng xuān guì.
固無警露姿,實有乘軒貴。
yǔ máo yǐ xiān zé, xí xìng yì jiāo zì.
羽毛已鮮澤,習性亦驕恣。
qín rén jì hè hū, guàn yì hè zì wèi.
秦人既鶴呼,鸛亦鶴自謂。
hū féng fú qiū bó, jiè zhī chéng yè dì.
忽逢浮丘伯,借之乘謁帝。
cháng míng yù bì qián, dì guài guàn yīn yì.
長鳴玉陛前,帝怪鸛音異。
chì lìng jī shā zhī, xià chōng shàn fū kuì.
敕令擊殺之,下充膳夫饋。
fú qiū bào qín rén, qín rén fāng zì kuì.
浮丘報秦人,秦人方自愧。
wèi jiè chù qín jiā, chù qín biàn zhēn wěi.
為誡畜禽家,畜禽辯真偽。
“固無警露姿”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