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錫有誰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飛錫有誰同”全詩
行苦三乘里,心開萬法中。
定回云滿榻,偈后月低空。
相憶聽鐘磬,泠然度曉風。
分類:
《贈別玉峰上人》明安慶王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別玉峰上人》是明代作家明安慶王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關山去迢遞,飛錫有誰同。
行苦三乘里,心開萬法中。
定回云滿榻,偈后月低空。
相憶聽鐘磬,泠然度曉風。
詩意:
這首詩詞是明代作家明安慶王送別玉峰上人(即高僧)時所作。詩中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感慨和對玉峰上人的贊賞。
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離別的情景和對玉峰上人的思念之情。下面是對每個句子的賞析:
1. "關山去迢遞,飛錫有誰同。"
這兩句表達了玉峰上人離開的遙遠和行程的艱辛。關山是指山脈,離別的路途遙遠而曲折,而飛錫則是指高僧以行走的方式,表示玉峰上人飄然離去的形象。
2. "行苦三乘里,心開萬法中。"
這兩句表達了玉峰上人修行的艱辛和廣博的心智。行苦指修行的艱辛,三乘是佛教術語,指佛教的三個階段,表示玉峰上人在修行道路上的辛苦。心開萬法中表示玉峰上人修行有深厚的心智,能夠理解萬法的意義。
3. "定回云滿榻,偈后月低空。"
這兩句表達了玉峰上人修行的成果和離去的意象。定回云滿榻指玉峰上人修行有所成就,心境安定如云,床榻上充滿了禪定的氛圍。偈后月低空表示在誦經之后,月亮低懸,象征著玉峰上人即將離開的情景。
4. "相憶聽鐘磬,泠然度曉風。"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對玉峰上人的思念和贊美。相憶指彼此思念,聽鐘磬表示對玉峰上人的修行之音的懷念。泠然度曉風表示玉峰上人離去后,詩人感受到了清涼的晨風,意味著對玉峰上人的贊美和祝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對玉峰上人的贊美,表達了詩人對修行者的敬意和對離別的思念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山水、天象和修行的意象,展現了明代文人崇尚禪宗和追求心靈境界的思想。
“飛錫有誰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bié yù fēng shàng rén
贈別玉峰上人
guān shān qù tiáo dì, fēi xī yǒu shuí tóng.
關山去迢遞,飛錫有誰同。
xíng kǔ sān shèng lǐ, xīn kāi wàn fǎ zhōng.
行苦三乘里,心開萬法中。
dìng huí yún mǎn tà, jì hòu yuè dī kōng.
定回云滿榻,偈后月低空。
xiāng yì tīng zhōng qìng, líng rán dù xiǎo fēng.
相憶聽鐘磬,泠然度曉風。
“飛錫有誰同”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