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開嶺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中原開嶺徼”全詩
日向猿聲落,人從鳥道還。
中原開嶺徼,南海控甌蠻。
萬國來王會,秋風戰馬閑。
分類:
《晚霽過梅關》歐大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晚霽過梅關》是明代歐大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千峰留晚色,迢遞出梅關。
日向猿聲落,人從鳥道還。
中原開嶺徼,南海控甌蠻。
萬國來王會,秋風戰馬閑。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一個晚霞漸漸散去的場景,同時也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和國家統一的期望。通過描繪大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詩人表達了自己對國家和民族的關心和思考。
賞析:
詩的開篇,“千峰留晚色”,以自然景色作為背景,展現了晚霞的美麗。而“迢遞出梅關”,則指的是霞光逐漸退去,天色漸暗,從梅關(可能是一處山口或關隘的地名)延伸出來。這里可以理解為暮色將至,晚霞漸漸消失。
接下來的兩句,“日向猿聲落,人從鳥道還”,通過描繪猿聲和鳥道,突出了山林的寧靜和人們從山林歸來的場景。猿聲落在太陽的照射下,人們從鳥道上行進,呈現出一種和諧、平靜的景象,也可以理解為歸途的美好。
在下兩句,“中原開嶺徼,南海控甌蠻”,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統一和繁榮的期望。中原是指中原地區,開嶺徼則表示開辟山嶺,征服邊疆。南海指的是南方海域,控甌蠻暗示征服南方的蠻族。通過這兩句描寫,詩人表達了對國家統一和疆域拓展的希望,展現了對國家強盛的追求。
最后兩句,“萬國來王會,秋風戰馬閑”,描繪了國家繁榮昌盛的景象。萬國來朝,表示各國前來朝賀,展現了國家的威望和國際地位。秋風戰馬閑,則暗示國家已經達到了和平穩定的境地,沒有戰亂之虞。這種和平景象與前面的戰火紛爭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進一步強調了對和平的向往。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人物活動,表達了詩人對國家繁榮、統一和和平的向往之情。詩人以婉約的筆觸,將自然景色與國家命運相結合,展示了對國家的深情厚意和對和平的追求。
“中原開嶺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ǎn jì guò méi guān
晚霽過梅關
qiān fēng liú wǎn sè, tiáo dì chū méi guān.
千峰留晚色,迢遞出梅關。
rì xiàng yuán shēng luò, rén cóng niǎo dào hái.
日向猿聲落,人從鳥道還。
zhōng yuán kāi lǐng jiǎo, nán hǎi kòng ōu mán.
中原開嶺徼,南海控甌蠻。
wàn guó lái wáng huì, qiū fēng zhàn mǎ xián.
萬國來王會,秋風戰馬閑。
“中原開嶺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