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水流不住”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河水流不住”全詩
淚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薊門秋。
河水流不住,胡笳過何處?誰使十年來,移營兩屯戍。
君不見胡騎已馳墻子關,漢軍尚哨熊兒峪。
分類:
《三河水》歐大任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河水》是明代詩人歐大任的作品。這首詩表達了對戰亂和邊塞哀愁的情感。以下是對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三河水》
三河水,萬軍淚。
淚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薊門秋。
河水流不住,胡笳過何處?
誰使十年來,移營兩屯戍。
君不見胡騎已馳墻子關,漢軍尚哨熊兒峪。
譯文:
三河水,代表著萬軍的淚水。
淚水滴落在三河水上卻無法流淌,胡笳聲在薊門的秋天吹奏。
河水無法持續流動,胡笳聲在何方響起?
是誰讓這十年來,軍隊頻繁調動屯墾邊防?
難道你不知道胡騎已經沖破了墻子關,而漢軍依然在熊兒峪哨探。
詩意和賞析:
《三河水》通過描繪戰亂邊塞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戰爭的痛苦和對邊塞士兵的無奈之情。詩中的“三河水”象征著眾多邊塞河流,而“萬軍淚”則代表了無數戰士的悲傷和眼淚。詩中的“淚滴三河水不流”形容眼淚如河水般無法流淌,暗示了邊塞戰事頻繁、戰亂不止的局面。
胡笳聲的吹奏在秋天的薊門響起,給整個邊塞籠罩上一層凄涼的氛圍。詩句中的“胡笳過何處”表達了作者對胡笳聲的追問,暗示著邊塞戰亂頻繁,胡騎的出沒讓人不安。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邊塞軍隊頻繁調動的情景,十年間連續的軍事行動使得邊防屯墾頻繁變動。這種頻繁的調動和屯墾給邊塞士兵和邊民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和不安。
最后兩句詩中的“胡騎已馳墻子關,漢軍尚哨熊兒峪”是對邊塞戰事的描述。胡騎已經沖破了墻子關,而漢軍依然在熊兒峪進行哨探,顯示了邊塞戰亂的悲壯景象。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明代邊塞戰亂的慘狀,詩人借助三河水和胡笳聲這些形象,抒發了自己對戰爭的痛心和對邊塞人民的同情。這首詩意境深遠,富有悲壯感,通過細膩的描寫和隱喻,使讀者對戰亂邊塞的凄涼和慘狀有了更為直觀的感受。
“河水流不住”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hé shuǐ
三河水
sān hé shuǐ, wàn jūn lèi.
三河水,萬軍淚。
lèi dī sān hé shuǐ bù liú, hú jiā chuī luò jì mén qiū.
淚滴三河水不流,胡笳吹落薊門秋。
hé shuǐ liú bú zhù, hú jiā guò hé chǔ? shuí shǐ shí nián lái, yí yíng liǎng tún shù.
河水流不住,胡笳過何處?誰使十年來,移營兩屯戍。
jūn bú jiàn hú qí yǐ chí qiáng zi guān, hàn jūn shàng shào xióng ér yù.
君不見胡騎已馳墻子關,漢軍尚哨熊兒峪。
“河水流不住”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七遇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