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裊娜嬌姿不耐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裊娜嬌姿不耐霜”全詩
帶將春色三分艷,散作秋陰滿院香。
傾日尚疑聞羯鼓,臨風猶似舞霓裳。
祇愁野鹿偷銜去,寂寞梨園空斷腸。
分類:
《詠醉楊妃菊》喬長史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詠醉楊妃菊》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喬長史。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裊娜嬌姿不耐霜,
芳根移得在朝陽。
帶將春色三分艷,
散作秋陰滿院香。
傾日尚疑聞羯鼓,
臨風猶似舞霓裳。
祇愁野鹿偷銜去,
寂寞梨園空斷腸。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楊妃菊花的美麗,以及作者對逝去的楊妃和梨園的思念之情。詩中通過描寫菊花的嬌嫩姿態、芬芳的氣息以及它在春日和秋天的不同表現,表達了作者對楊妃的思念之情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人還通過描繪楊妃菊花的景象,表達了對楊妃華麗舞姿的向往和對她的追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詠物的方式,通過描寫楊妃菊花的美麗和華麗的舞姿,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對逝去時光的懷念。詩中的描寫語言優美,使用了很多形象生動的修辭手法,如“裊娜嬌姿”、“帶將春色三分艷”、“散作秋陰滿院香”等,使得詩詞充滿了詩意和藝術感。
詩中的“傾日尚疑聞羯鼓,臨風猶似舞霓裳”表達了詩人對楊妃華麗舞姿的向往,將她的形象與羯鼓、霓裳等舞蹈元素相聯系,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悲愁和對逝去時光的無限留戀。
最后兩句“祇愁野鹿偷銜去,寂寞梨園空斷腸”表達了詩人對楊妃的思念和對梨園的寂寞之感。這里的“野鹿”象征著楊妃,被詩人形容為偷偷離去,增加了一絲哀愁之情。整首詩詞通過對楊妃菊花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楊妃和逝去時光的懷念之情,以及對梨園的思念和寂寞之感。
總之,這首詩詞通過對楊妃菊花的詠嘆,表達了作者對楊妃的思念、對逝去時光的懷念以及對梨園的寂寞之感,既展現了楊妃的美麗與華麗,又融入了詩人的個人情感,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裊娜嬌姿不耐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ǒng zuì yáng fēi jú
詠醉楊妃菊
niǎo nuó jiāo zī bù nài shuāng, fāng gēn yí dé zài zhāo yáng.
裊娜嬌姿不耐霜,芳根移得在朝陽。
dài jiāng chūn sè sān fēn yàn, sàn zuò qiū yīn mǎn yuàn xiāng.
帶將春色三分艷,散作秋陰滿院香。
qīng rì shàng yí wén jié gǔ, lín fēng yóu shì wǔ ní cháng.
傾日尚疑聞羯鼓,臨風猶似舞霓裳。
qí chóu yě lù tōu xián qù, jì mò lí yuán kōng duàn cháng.
祇愁野鹿偷銜去,寂寞梨園空斷腸。
“裊娜嬌姿不耐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