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處雖已適”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處雖已適”全詩
炳燭夜何短,含毫曉未竟。
涼雨原上來,洗我竹林凈。
荷池漲莫知,松檐溜可聽。
小舠勿遽還,出嘯風波勁。
分類:
《夏日南庵諸子見過(二首)》秋潭舷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夏日南庵諸子見過(二首)》是明代秋潭舷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的中文譯文:
野外的環境雖然適宜,但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高尚的歌唱了。明燈在夜晚是多么短暫,含墨的筆在黎明時分還未完成。涼雨從原野上升起,洗凈了我身邊的竹林。荷塘漲水無人知曉,松檐上的雨水滴落聲可聽。小船不要急著回去,出去大聲呼嘯,頂住風浪的阻力。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南庵的景象,展示了詩人秋潭舷公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期待。詩人感嘆自己已經很久沒有聽到高尚的歌詠,暗示了內心對于詩歌的渴望和追求。他將夜晚的明燈比喻為短暫的時光,將含墨的筆比喻為未完成的創作,表達了他對于時間的珍惜和對于創作的迫切。接著,詩人描述了涼雨從原野上升的景象,以及洗凈竹林的情景,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純凈。荷塘的漲水無人知曉,松檐上雨水的滴落聲可聽,通過描繪這些自然景物的細節,使詩詞更加生動。最后,詩人呼吁小船不要急著回去,而是要大聲呼嘯,頂住風浪的阻力,表達了詩人堅定而豪邁的精神。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細膩的場景和表達詩人的情感,展示了詩人對于詩歌創作的熱情和對于大自然的熱愛。同時,詩人通過對時間、創作和自然的描繪,表達了對于生命短暫的感嘆和對于追求的決心。整首詩詞意境寧靜而又豪邁,給人以思考和啟發。
“野處雖已適”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ià rì nán ān zhū zǐ jiàn guò èr shǒu
夏日南庵諸子見過(二首)
yě chù suī yǐ shì, jiǔ bù wén gāo yǒng.
野處雖已適,久不聞高詠。
bǐng zhú yè hé duǎn, hán háo xiǎo wèi jìng.
炳燭夜何短,含毫曉未竟。
liáng yǔ yuán shàng lái, xǐ wǒ zhú lín jìng.
涼雨原上來,洗我竹林凈。
hé chí zhǎng mò zhī, sōng yán liū kě tīng.
荷池漲莫知,松檐溜可聽。
xiǎo dāo wù jù hái, chū xiào fēng bō jìn.
小舠勿遽還,出嘯風波勁。
“野處雖已適”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