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同長者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偶同長者席”全詩
偶同長者席,況似谷中音。
斜日下清磬,高云過客襟。
回舟傍微月,猶聽隔溪吟。
分類:
《再和補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顧憲副》施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再和補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顧憲副》是明代詩人施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孟月逢春早,
時芳欲滿林。
偶同長者席,
況似谷中音。
斜日下清磬,
高云過客襟。
回舟傍微月,
猶聽隔溪吟。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早晨,詩人與官員顧憲副一同登山游玩的情景。孟月指的是春季的早晨,時芳表示花朵的香氣彌漫滿林。詩人偶然與顧憲副一同坐在山間的席子上,仿佛如同在山谷中聆聽美妙的音樂聲。
斜日指的是太陽的斜照,照在清脆的磬聲上。高云飄過,像是過客的衣襟一樣。詩人乘船回返,在微弱的月光下,仍然能聽到對岸溪水隔岸傳來的吟唱聲。
賞析: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為主線,展現出清新自然的山水意境和寧靜深遠的心境。
首兩句寫出了春天早晨的美麗景色,用“時芳欲滿林”表達了春花盛開的生機勃勃的景象。接著,詩人與顧憲副在山間相遇,坐在長者的席子上,詩人用“谷中音”來形容他們的對話聲,給人以寧靜和舒適的感覺。
接下來的兩句以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太陽斜照下的清脆磬聲和高云飄過的畫面,給人一種寧靜的美感。最后兩句詩描寫了詩人乘船回去的情景,微弱的月光下,他仍能聽到對岸隔溪傳來的吟唱聲,這一景象增加了詩詞的趣味性和藝術感。
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細膩的形象和細致入微的感受,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的追求。讀者在閱讀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春天早晨的美麗和寧靜,同時也能夠體會到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愉悅。
“偶同長者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ài hé bǔ ān xīn zhèng sān rì tóng wǎng shān zhōng zhí gù xiàn fù
再和補庵新正三日同往山中值顧憲副
mèng yuè féng chūn zǎo, shí fāng yù mǎn lín.
孟月逢春早,時芳欲滿林。
ǒu tóng zhǎng zhě xí, kuàng shì gǔ zhōng yīn.
偶同長者席,況似谷中音。
xié rì xià qīng qìng, gāo yún guò kè jīn.
斜日下清磬,高云過客襟。
huí zhōu bàng wēi yuè, yóu tīng gé xī yín.
回舟傍微月,猶聽隔溪吟。
“偶同長者席”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