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蟋蟀鳴陰壁”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蟋蟀鳴陰壁”全詩
蟾升林薄見,露下庭宇闃。
螢火寒依人,羸駒倦嘶櫪。
開襟納虛明,萬事謝欣戚。
分類:
《擬古》石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是明代詩人石珝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秋夜何迢迢,
蟋蟀鳴陰壁。
蟾升林薄見,
露下庭宇闃。
螢火寒依人,
羸駒倦嘶櫪。
開襟納虛明,
萬事謝欣戚。
中文譯文:
秋夜何其漫長,
蟋蟀在昏暗的墻壁上鳴叫。
明亮的月亮升起,透過稀疏的樹林可見,
露水滴落在空曠的庭院和屋宇之間。
寒冷的螢火依附在人身上,
疲憊不堪的馬兒在馬廄里呼喊。
敞開衣襟,迎接虛幻的明亮,
在萬事中感謝快樂和悲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寂靜的秋夜景象,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
詩人以婉約的筆觸描繪了秋夜的靜謐和漫長。夜晚的時間仿佛變得無邊無際,蟋蟀在陰暗的墻壁上鳴叫,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孤獨。
接著,詩人描述了月亮的升起和樹林的稀疏,以及露水滴落在空曠的庭院和屋宇之間,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而凄美的畫面。
隨后,詩人以人物形象來豐富詩詞的意境。螢火在寒冷的夜晚依附在人的身上,映襯出人的孤獨和渺小。疲憊的馬在馬廄里嘶叫,進一步強調了夜晚的寂靜和沉寂。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敞開衣襟,接納著虛幻的明亮,傳達了一種對虛無和無常的接受態度。他感謝生活中所有的快樂和悲傷,表達了對命運的感恩之情。
整首詩詞以寂靜的夜晚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對命運的思考。通過對無常和虛無的認識,詩人傳達了一種豁達和淡泊的心態,以及對人生中歡樂和痛苦的感激之情。
“蟋蟀鳴陰壁”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擬古
qiū yè hé tiáo tiáo, xī shuài míng yīn bì.
秋夜何迢迢,蟋蟀鳴陰壁。
chán shēng lín báo jiàn, lù xià tíng yǔ qù.
蟾升林薄見,露下庭宇闃。
yíng huǒ hán yī rén, léi jū juàn sī lì.
螢火寒依人,羸駒倦嘶櫪。
kāi jīn nà xū míng, wàn shì xiè xīn qī.
開襟納虛明,萬事謝欣戚。
“蟋蟀鳴陰壁”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