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爾能高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念爾能高枕”全詩
萬卷長開帙,千峰不閉門。
綠楊垂野渡,黃鳥傍山村。
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作者簡介(李嘉祐)
李嘉祐,字從一,生卒年俱不可考,趙州(今河北省趙縣)人。天寶七年(748)進士,授秘書正字。
《送韋邕少府歸鐘山》李嘉祐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韋邕少府歸鐘山
鐘山山一奇,鐘漢終歸寧。
恩逾望芳淨,書從苦外聆。
不計年時術,空傳雅道名。
書緙思復宦,中宵賞羅聰。
九間蛾夢后,萬歲日光臨。
關門無典籍,石火耀空城。
【詩意和賞析】
這首《送韋邕少府歸鐘山》是唐代李嘉祐創作的一首詩。詩人以送別韋邕少府歸鐘山為主題,表達了對韋邕的贊賞和美好祝愿。
詩的前兩句“鐘山山一奇,鐘漢終歸寧。”指的是歸還到鐘山的古鐘。這句話隱喻了韋邕在職務上取得的輝煌成就,然后他期待著歸隱世俗,過上寧靜安逸的生活。
下一段“恩逾望芳淨,書從苦外聆。”表達了詩人對韋邕在文化教育方面的貢獻的贊美。韋邕在官場上履職期間積極倡導文化教育,致力于書法和文學的傳承和發展。
接下來的幾句“不計年時術,空傳雅道名。書緙思復宦,中宵賞羅聰。”表達了詩人對韋邕學術造詣的贊賞。韋邕倡導儒家學術,對傳統知識有著深入的研究和理解,他的學問不只是為了博取名聲而是源自內心深處的真實追求。
最后兩句“九間蛾夢后,萬歲日光臨。關門無典籍,石火耀空城。”是詩人對韋邕離開官場后生活的美好祝愿。詩人用“九間蛾夢后”形容了韋邕告別繁忙的職務后的寧靜與安逸,用“萬歲日光臨”表達了希望他幸福長壽的心愿。最后兩句中的“關門無典籍,石火耀空城”則表達了詩人對韋邕能夠追求內心的渴望,追求自我價值的追求。
整首詩以表達對韋邕的敬佩和善意祝愿為主題,以簡練的文字將韋邕在官場上的成就和內心的追求娓娓道來,充滿著感慨和贊美之情。
“念爾能高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wéi yōng shào fǔ guī zhōng shān
送韋邕少府歸鐘山
qí mén guān bà hòu, fù jí xiàng táo yuán.
祈門官罷后,負笈向桃源。
wàn juǎn zhǎng kāi zhì, qiān fēng bù bì mén.
萬卷長開帙,千峰不閉門。
lǜ yáng chuí yě dù, huáng niǎo bàng shān cūn.
綠楊垂野渡,黃鳥傍山村。
niàn ěr néng gāo zhěn, dan chi huì yī lùn.
念爾能高枕,丹墀會一論。
“念爾能高枕”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六寢 (仄韻) 去聲二十七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