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當幾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石床當幾席”全詩
偈學高僧課,人將大士師。
禽聲隔樹好,日影過墻遲。
卻怪時名滿,文章漢主知。
分類:
《題王伯穀半偈庵》童珮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王伯穀半偈庵》是明代童珮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床當幾席,
香氣入花枝。
偈學高僧課,
人將大士師。
禽聲隔樹好,
日影過墻遲。
卻怪時名滿,
文章漢主知。
詩意:
這首詩以王伯穀半偈庵為題材,描繪了庵內的安靜景象和高僧的學識,同時也表達了作者對時代名利和文學成就的思考。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王伯穀半偈庵的描繪展現了一幅寧靜美好的場景。石床上幾乎擺滿了書席,庵內彌漫著花香,給人一種寧靜安逸的感覺。高僧在這里講授偈學,成為人們尊敬的大師。禽鳥的鳴叫聲穿過樹林,增添了一抹生機,而太陽的光影逐漸移過墻壁,時間似乎變得慢了下來。作者暗示了這個庵內的環境是如此美好,仿佛是一個與世隔絕的凈土。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則帶有一些諷刺的意味。作者說時下人們只看重名利,認為能夠被時代所贊譽的才是大師,而忽視了真正的學識和修養。同時,作者也意味著自己的文章未能得到當時漢朝皇帝的賞識。這里透露出一種對社會現象的批評和對個人遭遇的無奈。
整首詩通過對庵內景象的描繪和對時代現象的反思,展現了作者對清靜境界的向往和對社會現實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描寫和對比手法,使得整首詩更富有藝術感和思想深度。
“石床當幾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wáng bó gǔ bàn jì ān
題王伯穀半偈庵
shí chuáng dāng jǐ xí, xiāng qì rù huā zhī.
石床當幾席,香氣入花枝。
jì xué gāo sēng kè, rén jiāng dà shì shī.
偈學高僧課,人將大士師。
qín shēng gé shù hǎo, rì yǐng guò qiáng chí.
禽聲隔樹好,日影過墻遲。
què guài shí míng mǎn, wén zhāng hàn zhǔ zhī.
卻怪時名滿,文章漢主知。
“石床當幾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