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府乍臨新邑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憲府乍臨新邑洛”全詩
憲府乍臨新邑洛,宣房已復舊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
分類:
作者簡介(王鏊)

王鏊(1450—1524)明代名臣、文學家。字濟之,號守溪,晚號拙叟,學者稱震澤先生,漢族,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十六歲時國子監諸生即傳誦其文,成化十一年進士。授編修,弘治時歷侍講學士,充講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進戶部尚書、文淵閣大學士。博學有識鑒,有《姑蘇志》、《震澤集》、《震澤長語》。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王鏊 翻譯、賞析和詩意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是明代文學家王鏊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災橫被十三州,
百萬蒼生手撫柔。
憲府乍臨新邑洛,
宣房已復舊河流。
衣冠南渡仍余宋,
瀍澗東來尚自周。
列郡分明望豐采,
安危須共主分憂。
詩意:
這首詩詞是王鏊贈送給河南巡撫楊貫之的作品。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災難的關切,關注受災地區的百姓,以及對楊貫之作為巡撫的期望和信任。詩中還描繪了河南的地理和歷史背景,表達了對河南乃至整個國家的安危的關切。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表達。首句"災橫被十三州"表達了災難蔓延的嚴重程度,暗示了河南地區受到的災害之大。"百萬蒼生手撫柔"則表達了作者對受災百姓的同情和擔憂,希望能夠給予他們幫助和安撫。
接下來的幾句描述了河南地區的變化和歷史背景。"憲府乍臨新邑洛"指的是巡撫楊貫之來到新的行政中心,即洛陽,以擔任河南巡撫的職務。"宣房已復舊河流"則表達了洛陽的宣房已經修復,河流也重新恢復了往日的樣子,暗示著河南地區的重建和發展。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這兩句描述了歷史的變遷。"衣冠南渡仍余宋"指的是南宋朝廷南渡時,部分文人士族留在北方,保留了宋代的傳統文化。"瀍澗東來尚自周"則指瀍澗河東流到河南,河南地區的歷史源遠流長,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
最后兩句"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表達了對河南地區未來的期望和對巡撫楊貫之的期望。"列郡分明"指的是各個郡縣各自展現出獨特的風采和特色,而"安危須共主分憂"則表達了希望巡撫能夠與百姓共同分擔河南地區的安危,共同面對困難和挑戰。
總體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有力的表達,展示了作者對災難地區的關切和對河南地區重建的期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巡撫楊貫之的信任和希望。這首詩詞充滿了情感和對歷史的思考,通過對地理和歷史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關心和關愛。
“憲府乍臨新邑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èng hé nán xún fǔ yáng guàn zhī
贈河南巡撫楊貫之
zāi héng bèi shí sān zhōu, bǎi wàn cāng shēng shǒu fǔ róu.
災橫被十三州,百萬蒼生手撫柔。
xiàn fǔ zhà lín xīn yì luò, xuān fáng yǐ fù jiù hé liú.
憲府乍臨新邑洛,宣房已復舊河流。
yì guān nán dù réng yú sòng, chán jiàn dōng lái shàng zì zhōu.
衣冠南渡仍余宋,瀍澗東來尚自周。
liè jùn fēn míng wàng fēng cǎi, ān wēi xū gòng zhǔ fēn yōu.
列郡分明望豐采,安危須共主分憂。
“憲府乍臨新邑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