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飖藏竹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山飖藏竹語”全詩
一雨清波動,雙林片月歸。
山飖藏竹語,水鳥出花飛。
不覺空煙暮,蒙蒙翠濕衣。
分類:
《蘭若即事》王伯稠 翻譯、賞析和詩意
《蘭若即事》是明代王伯稠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興來時野眺,小立倚柴扉。
一雨清波動,雙林片月歸。
山飖藏竹語,水鳥出花飛。
不覺空煙暮,蒙蒙翠濕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一種興奮的情緒下,前往野外眺望的情景。他站在柴門旁小立,望著遠處的景色。一場雨過后,清澈的波紋在水面上蕩漾,兩片林木中的月亮也逐漸升起。山風吹過,仿佛竹子在低語,水中的鳥兒飛出,如同花朵在空中飄舞。作者不知不覺中,天空已經暮色漸濃,他的衣袍被悄悄地染上了翠綠的濕氣。
賞析:
《蘭若即事》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題,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獨特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感受和情緒。
首先,詩詞的開篇展示了作者的興致勃勃,他在興奮的情緒下來到野外,眺望著遠處的景色。這種開篇的寫法,將讀者帶入了作者的心境之中,共同感受他的喜悅和興奮。
接著,詩中描繪了一場雨后的景象。清澈的波紋在水面上蕩漾,給人一種寧靜而清新的感覺。同時,雙林中的月亮逐漸升起,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一種神秘而浪漫的氛圍。
詩中還出現了山風、竹語、水鳥和花飛等意象,通過這些生動的描寫,展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山風吹過,竹子發出微弱的聲音,仿佛在與作者對話;水中的鳥兒飛出,如同花朵在空中飄舞,給人一種輕盈和自由的感覺。這些意象的運用,使詩中的景物栩栩如生,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
最后兩句詩描述了天色漸暮,翠綠的濕氣沾濕了作者的衣袍。這里的描寫表現了時間的流轉和氛圍的變化,使整個詩詞更加豐滿和有層次感。
總體來說,《蘭若即事》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傳達了作者在大自然中的情感體驗和對美的追求。詩中的意象獨特而生動,通過細膩的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景物的美麗,同時也引發人們對大自然的思考和贊美。
“山飖藏竹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án rě jí shì
蘭若即事
xìng lái shí yě tiào, xiǎo lì yǐ chái fēi.
興來時野眺,小立倚柴扉。
yī yǔ qīng bō dòng, shuāng lín piàn yuè guī.
一雨清波動,雙林片月歸。
shān yáo cáng zhú yǔ, shuǐ niǎo chū huā fēi.
山飖藏竹語,水鳥出花飛。
bù jué kōng yān mù, méng méng cuì shī yī.
不覺空煙暮,蒙蒙翠濕衣。
“山飖藏竹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