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如眺武昌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煙波如眺武昌樓”全詩
把酒江山遺事在,側身天地此生浮。
中流落照金陵繞,斷壘空城鐵甕秋。
亦是湘南哀郢客,兵戈垂老未歸舟。
分類:
《南徐暮泊登江上樓》王逢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徐暮泊登江上樓》是明代詩人王逢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煙波如眺武昌樓,
宿鷺遙疑鸚鵡洲。
把酒江山遺事在,
側身天地此生浮。
中流落照金陵繞,
斷壘空城鐵甕秋。
亦是湘南哀郢客,
兵戈垂老未歸舟。
譯文:
夕陽下,我登上江邊的樓閣,
眺望著遠處的武昌樓。
宿雨后,遠處的白鷺,讓我誤以為是鸚鵡洲。
端起酒杯,留戀著江山的往事,
身處天地之間,感嘆著此生的飄忽不定。
江水流淌,照映著金陵城,
斷壘空城,鐵甕中的秋意漸濃。
同樣是湘南的客人,我也感到郢都的悲哀,
兵戈紛亂,歲月催人老,但仍未能歸舟。
詩意:
這首詩詞以江南的景色和歷史背景為背景,表達了詩人對逝去江山和動蕩時局的思考與感慨。詩人站在江邊的樓上,眺望遠處的武昌樓,感嘆著江山的變遷和人事的滄桑。他舉起酒杯,回憶起往事,意識到人生的短暫與無常,以及個人在天地間的渺小與飄忽。
詩中描繪了中流的江水映照著金陵城的景象,表現出城市的廢墟和歲月的痕跡。同時,描寫了湘南的客人(指詩人自己)無法歸舟的遭遇,象征了戰亂時期游離無依的困境和流離失所的悲涼。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江南的景色和歷史背景,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憂慮和個人命運的思索。通過描寫江水、城市廢墟和流離失所的遭遇,詩人表達了對戰亂和歲月流轉的感慨和悲涼。
詩中運用了煙波、宿鷺、江山、天地等意象,以及短暫、飄忽、兵戈等詞語,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世事的無常。整首詩通過對景物的描繪和對個人命運的反思,傳達了對時代動蕩和生命轉瞬即逝的深刻感受。
此詩以簡練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現了明代文人在戰亂歲月中的憂愁和無奈,展示了他們對江山和個人命運的思考。這首詩詞在描繪景色的同時,又融入了對歷史和人生的思索,給人以深沉和悲涼之感。
“煙波如眺武昌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xú mù pō dēng jiāng shàng lóu
南徐暮泊登江上樓
yān bō rú tiào wǔ chāng lóu, sù lù yáo yí yīng wǔ zhōu.
煙波如眺武昌樓,宿鷺遙疑鸚鵡洲。
bǎ jiǔ jiāng shān yí shì zài, cè shēn tiān dì cǐ shēng fú.
把酒江山遺事在,側身天地此生浮。
zhōng liú luò zhào jīn líng rào, duàn lěi kōng chéng tiě wèng qiū.
中流落照金陵繞,斷壘空城鐵甕秋。
yì shì xiāng nán āi yǐng kè, bīng gē chuí lǎo wèi guī zhōu.
亦是湘南哀郢客,兵戈垂老未歸舟。
“煙波如眺武昌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