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邊紫塞臨蕃帳”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云邊紫塞臨蕃帳”全詩
疏樹帶煙低若薺,方塘涵水小于枰。
云邊紫塞臨蕃帳,天際黃河繞漢京。
莫遣壯心容易耗,青編不載腐儒名。
分類:
《自興縣赴保德州途中作》王鴻儒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興縣赴保德州途中作》是明代詩人王鴻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緣崖狹徑半空行,
俯瞰川原夢亦驚。
疏樹帶煙低若薺,
方塘涵水小于枰。
云邊紫塞臨蕃帳,
天際黃河繞漢京。
莫遣壯心容易耗,
青編不載腐儒名。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作者在赴保德州的途中所見所感。他行走在崖壁旁的狹窄小徑上,俯瞰著川原,感到如在做夢一般驚嘆不已。遠處的樹木稀疏,籠罩在輕煙之中,低得幾乎像是苦菜一樣。在眼前的方塘中,水的面積甚至小于一個棋盤。紫色的邊塞隱約可見,仿佛臨近蕃帳(指西北邊疆地區的外族帳篷),而天際的黃河則繞過漢京(指北京)。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壯志不可輕易消磨,青年編纂的書籍并不載入腐朽儒家的名錄。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旅途中的景物,展現了其對自然和社會的思考與感悟。作者運用簡潔而貼切的語言,將自己的所見所聞融入其中,給讀者帶來清新的感受。
首句以"緣崖狹徑半空行"開篇,通過描述自己行走在狹窄的崖壁小徑上,給人一種高處行走的險峻感。接著,俯瞰川原,作者感到仿佛置身于一個夢境之中,表達出對美景的驚嘆和心靈的震撼。
在描繪景物方面,作者通過疏樹帶煙、方塘涵水等形象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觀的細膩和生動。疏樹帶煙低若薺,形容樹木稀疏、被輕煙彌漫的景象,給人以清幽的感覺。方塘涵水小于枰,通過對塘水面積的描述,傳達了一種稀少和珍貴的意味。
詩的后半部分,作者運用對比和象征手法,將遠處的紫塞與蕃帳、天際的黃河與漢京相對應,展現了古老的邊塞和中原的輝煌。這種對比也可以理解為作者對于歷史和現實的思考,以及對自己壯志和遠大抱負的表達。
最后兩句表明了作者的態度和價值觀。莫遣壯心容易耗,表達了作者不愿意輕易放棄自己的壯志和追求,堅持追尋理想的決心。青編不載腐儒名,意味著作者對于傳統文化的批判和對新思想法的倡導。他認為那些由年輕人編寫的新書籍應該超越傳統儒家思想的束縛,摒棄陳腐的舊觀念,追求新的知識和價值。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以簡潔、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作者旅途中所見所感,展示了他對自然景觀和社會現實的思考和感悟。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比的運用,表達了作者的壯志和對新思想的追求,同時也批判了陳腐的傳統觀念。這首詩詞既有感嘆自然美景的情感,又蘊含了對社會現實和個人追求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深度。
“云邊紫塞臨蕃帳”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xīng xiàn fù bǎo dé zhōu tú zhōng zuò
自興縣赴保德州途中作
yuán yá xiá jìng bàn kōng xíng, fǔ kàn chuān yuán mèng yì jīng.
緣崖狹徑半空行,俯瞰川原夢亦驚。
shū shù dài yān dī ruò jì, fāng táng hán shuǐ xiǎo yú píng.
疏樹帶煙低若薺,方塘涵水小于枰。
yún biān zǐ sāi lín fān zhàng, tiān jì huáng hé rào hàn jīng.
云邊紫塞臨蕃帳,天際黃河繞漢京。
mò qiǎn zhuàng xīn róng yì hào, qīng biān bù zài fǔ rú míng.
莫遣壯心容易耗,青編不載腐儒名。
“云邊紫塞臨蕃帳”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