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見野人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今見野人家”全詩
社期來燕子,春色到梨花。
地僻柴扉靜,亭深草徑斜。
桃源那復見,今見野人家。
分類:
《晨起》王九思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晨起》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王九思。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晨起臨芳苑,
閑行玩物華。
社期來燕子,
春色到梨花。
地僻柴扉靜,
亭深草徑斜。
桃源那復見,
今見野人家。
中文譯文:
早晨起來,來到芳苑,
悠閑地漫步,欣賞萬物的美妙。
燕子按時歸來,
春天的色彩來到梨花之間。
這地方偏僻,柴門靜謐,
草徑蜿蜒,涼亭掩映其中。
桃花源那個遙遠的地方,
如今看到了野人的家。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寧靜的清晨景色,以及作者在其中的心境和感受。
首先,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清晨起床后來到芳苑,閑適地漫步欣賞周圍的美景。這里的“芳苑”可以理解為一處花園或者公園,而“玩物華”則指周圍的景物、器物等的華美和精致。通過描繪這樣一個宜人的環境,作者表達了他對大自然的喜愛和追求寧靜的心態。
接下來,詩中提到燕子和梨花,燕子按時歸巢,春天的色彩也隨之降臨到梨花之間。這里燕子的歸來和春天的到來,象征著季節的更替和自然界的生機勃勃。作者通過這個描寫,進一步增強了詩中的春意和生機。
之后,詩中描述了一個僻靜的地方,柴門靜謐,草徑蜿蜒,亭子深處。這里的環境給人一種寧靜和幽靜的感覺,與前面所描繪的繁華景象形成鮮明的對比。這種環境隱喻了作者內心對寧靜和深思的追求,也暗示了他對喧囂世界的遠離和超然。
最后兩句提到了桃花源和野人的家。桃花源是一個古代傳說中的烏托邦,代表了人們向往的理想境地。而“野人家”則是對桃花源的實際呈現,用來表達作者在現實中發現了一個與桃花源類似的寧靜鄉村,而不僅僅是停留在遙遠的夢想之中。這展示了作者對簡樸、寧靜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清晨的景色為背景,通過對自然和人文環境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寧靜、追求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同時,詩中展示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美的感受,以及對現實生活的思索和反思。
“今見野人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én qǐ
晨起
chén qǐ lín fāng yuàn, xián xíng wán wù huá.
晨起臨芳苑,閑行玩物華。
shè qī lái yàn zi, chūn sè dào lí huā.
社期來燕子,春色到梨花。
dì pì chái fēi jìng, tíng shēn cǎo jìng xié.
地僻柴扉靜,亭深草徑斜。
táo yuán nà fù jiàn, jīn jiàn yě rén jiā.
桃源那復見,今見野人家。
“今見野人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