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峽自中流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峽自中流辟”全詩
峽自中流辟,江從西極還。
荊襄天設險,鄂岳水為關。
用武非今日,風云亦自閑。
分類:
《郢城最高處眺荊楚》王廷相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郢城最高處眺荊楚》是明代王廷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間。
峽自中流辟,江從西極還。
荊襄天設險,鄂岳水為關。
用武非今日,風云亦自閑。
詩意:
這首詩以郢城最高處眺望荊楚地區為背景,描繪了江漢平原和荊州山脈之間的壯麗景色。詩人用自然山川的形勢來抒發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一種豁達和超脫的心境。
賞析: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詩人站在石城上,凝望著渺茫的三楚地區。"三楚"指的是荊州、襄陽和巴東,這里是江漢平原和荊州山脈的交匯處。詩人站在高處,遠眺著這片廣袤的土地,感受到了它的遼闊和壯麗。
接下來的兩句"峽自中流辟,江從西極還",描述了峽江從山峰間蜿蜒流淌,江水從西邊的遠處回流而來。這里描繪了江漢平原和荊州山脈之間的地理形勢,表現出山川的壯美。
接下來的兩句"荊襄天設險,鄂岳水為關",描繪了荊州和襄陽地區的險要地勢。"荊襄"指的是荊州和襄陽兩地,"鄂岳"指的是峨眉山和廬山,它們都是險要的地理關隘。這里通過地理特點,抒發了對國家興衰的關切。
最后的兩句"用武非今日,風云亦自閑",表達了詩人對戰亂的反思。"用武非今日"指的是沒有用武之地的當下,沒有戰亂的時代。"風云亦自閑"表示風云變幻的世事如今已經平靜,詩人感到內心的寧靜和從容。
整首詩通過描繪自然山川的壯美景色,抒發對國家興衰和個人命運的思考,表達了詩人豁達超脫的心態。同時,也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局勢和詩人對于和平的向往。
“峽自中流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ǐng chéng zuì gāo chù tiào jīng chǔ
郢城最高處眺荊楚
shí chéng liáo yǐn wàng, sān chǔ miǎo máng jiān.
石城聊引望,三楚渺茫間。
xiá zì zhōng liú pì, jiāng cóng xī jí hái.
峽自中流辟,江從西極還。
jīng xiāng tiān shè xiǎn, è yuè shuǐ wèi guān.
荊襄天設險,鄂岳水為關。
yòng wǔ fēi jīn rì, fēng yún yì zì xián.
用武非今日,風云亦自閑。
“峽自中流辟”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