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發非熊”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兆發非熊”全詩
乃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載垂,命祀惟崇。
日練上戊,宿嚴閟宮。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分類: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迎神》佚名 翻譯、賞析和詩意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迎神》是一首唐代的詩詞,作者是佚名。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卜畋不從,兆發非熊。
乃傾荒政,爰佐一戎。
盛烈載垂,命祀惟崇。
日練上戊,宿嚴閟宮。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迎接神明的場景和儀式。詩中提到了卜筮不從、神兆顯現,表明神明的降臨非同尋常。為了應對這一神明的到來,國家政務得到整頓,為神明的降臨做好準備。神明的歸來被認為是國家的福祉和榮耀,因此需要舉行隆重的祭祀儀式,以顯示對神明的崇敬和敬意。在這個莊嚴的儀式中,宮殿被嚴密守衛,以確保祭祀的成功。迎接神明的儀式得到了圓滿的完成,人們對神明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迎接神明的場景,表達了對神明的崇敬和感激之情。詩中運用了古代祭祀的典型詞匯和儀式描寫,展現了唐代人民對神明的虔誠信仰和對國家繁榮昌盛的期望。通過儀式的莊重和神明的到來,詩詞傳達了一種莊嚴神圣、儀式感強烈的氛圍,使人們感受到了古代宗教儀式的莊嚴與美好。整首詩詞語言簡練,節奏流暢,通過運用富有感情和形象的詞語,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沖擊,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儀式的盛況和莊重。這首詩詞展示了唐代文化中的宗教和禮儀觀念,同時也體現出了當時社會對神明和祭祀儀式的重視和尊崇。
“兆發非熊”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āo miào gē cí shì diàn wǔ chéng wáng yuè zhāng yíng shén
郊廟歌辭·釋奠武成王樂章·迎神
bo tián bù cóng, zhào fā fēi xióng.
卜畋不從,兆發非熊。
nǎi qīng huāng zhèng, yuán zuǒ yī róng.
乃傾荒政,爰佐一戎。
shèng liè zài chuí, mìng sì wéi chóng.
盛烈載垂,命祀惟崇。
rì liàn shàng wù, sù yán bì gōng.
日練上戊,宿嚴閟宮。
yíng zòu jiā zhì, gǎn ér suì tōng.
迎奏嘉至,感而遂通。
“兆發非熊”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