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堂一慟堪千古”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處堂一慟堪千古”全詩
細推湖海同為客,漫住亭臺莫避人。
穿壘銜泥終物性,南來北去任天真。
處堂一慟堪千古,對爾題詩會愴神。
分類:
《宿州見燕子》王一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州見燕子》是明代詩人王一鳴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燕子孤飛眼乍新,
黃鶯風日可憐春。
細推湖海同為客,
漫住亭臺莫避人。
穿壘銜泥終物性,
南來北去任天真。
處堂一慟堪千古,
對爾題詩會愴神。
中文譯文:
燕子孤飛眼睛變得明亮,
黃鶯在風中日漸顯露出春天的可憐之態。
仔細推敲,湖海都是旅客,
廣闊的亭臺上不必躲避人。
燕子穿越城垣,嘴里銜著泥巴,它的本性始終不變,
南飛北往任憑天真自然。
在這里發出一聲悲鳴,留下了千古可嘆的遺憾,
對著你題寫的詩,我感到心神悲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描繪燕子為主題,通過燕子的形象抒發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首句描述燕子孤獨飛翔的樣子,眼睛變得明亮,營造出一種煥然一新的氛圍。接著,黃鶯在風中的歌唱和陽光的照耀下,更加凸顯了春天的可憐之態,表現出自然界的美好。
接下來的兩句"細推湖海同為客,漫住亭臺莫避人",通過對湖海和亭臺的設定,將燕子與人類聯系起來,強調了彼此之間的共通性。無論是湖海還是亭臺,都是旅客的居所,燕子也應該在這些地方自如地棲息,而無需躲避人類。
接下來的兩句"穿壘銜泥終物性,南來北去任天真",表達了燕子本能地穿越城垣,嘴里銜著泥巴筑巢的行為,突顯了燕子頑強和自然的本性。無論是南飛還是北往,燕子都保持著自己純真的天性,任憑本能的驅使。
最后兩句"處堂一慟堪千古,對爾題詩會愴神",表達了詩人對燕子的悲嘆之情。詩人在燕子飛翔的場景中,產生了悲傷和遺憾之情。他對著燕子題寫的詩,感到心神悲憫,意味著詩人對燕子的崇敬和思考。
整首詩以燕子為主線,通過描繪燕子的形象和行為,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和生命的感慨與思索。燕子在自然中自由飛翔、忠于本性,與人類共同生活的景象,勾勒出一幅自然和諧的畫面,同時也喚起了人們對于生命、自由和純真的思考和思緒。
“處堂一慟堪千古”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zhōu jiàn yàn zi
宿州見燕子
yàn zi gū fēi yǎn zhà xīn, suī yáng fēng rì kě lián chūn.
燕子孤飛眼乍新,睢陽風日可憐春。
xì tuī hú hǎi tóng wèi kè, màn zhù tíng tái mò bì rén.
細推湖海同為客,漫住亭臺莫避人。
chuān lěi xián ní zhōng wù xìng, nán lái běi qù rèn tiān zhēn.
穿壘銜泥終物性,南來北去任天真。
chù táng yī tòng kān qiān gǔ, duì ěr tí shī huì chuàng shén.
處堂一慟堪千古,對爾題詩會愴神。
“處堂一慟堪千古”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七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