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恨春隨芳草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離恨春隨芳草綠”全詩
呼門有客憐孤注,競醉無人問獨醒。
離恨春隨芳草綠,歸心暮入遠山青。
舊時學得幽蘭操,彈與鐘期一段聽。
分類:
《獨坐感懷》王越 翻譯、賞析和詩意
《獨坐感懷》是明代王越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獨坐感懷
倚遍曲闌愁似海,
滿庭風雨晝冥冥。
呼門有客憐孤注,
競醉無人問獨醒。
離恨春隨芳草綠,
歸心暮入遠山青。
舊時學得幽蘭操,
彈與鐘期一段聽。
譯文:
獨自坐著感慨萬千,
倚在曲欄上憂愁如海。
庭院中風雨交加,白天一片昏暗。
招呼門外的客人,可憐我孤單的心事,
爭相醉倒,無人問及我獨自蘇醒。
離別的痛苦隨著春天,隨著芳草的綠色而來,
我的歸心在傍晚時分進入遙遠的青山。
曾經學會了幽蘭的技巧,
彈奏給鐘期(古代音樂家)一段悅耳的樂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獨自坐著時的感受和思考。詩中的“倚遍曲闌愁似海”描繪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如同汪洋大海般深沉廣闊。庭院中的風雨給白天帶來了一種昏暗的氛圍,與作者的心情相呼應。
詩的下半部分,作者感嘆離別之痛,將離別之苦與春天的芳草綠色聯系在一起,春天的美景讓他更加懷念離別的人。當歸心回到傍晚時分,作者的思緒也隨之進入遠山的青色中。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曾經學會了幽蘭的技巧,可能指他曾經學習過音樂或其他藝術形式。他彈奏給鐘期一段樂曲,這里也可以理解為他把自己的感悟和情感通過藝術表達出來,盡管無人問津,但他依然堅持著。
整首詩詞以孤獨、憂愁和離別為主題,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和個人情感的抒發,表現出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同時,通過對藝術的追求和堅持,也展示了作者在孤獨中尋求自我安慰和表達的力量。整體上,這首詩詞充滿了明代文人的情感和意境,展示了王越對生活、情感和藝術的深刻思考。
“離恨春隨芳草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ú zuò gǎn huái
獨坐感懷
yǐ biàn qū lán chóu shì hǎi, mǎn tíng fēng yǔ zhòu míng míng.
倚遍曲闌愁似海,滿庭風雨晝冥冥。
hū mén yǒu kè lián gū zhù, jìng zuì wú rén wèn dú xǐng.
呼門有客憐孤注,競醉無人問獨醒。
lí hèn chūn suí fāng cǎo lǜ, guī xīn mù rù yuǎn shān qīng.
離恨春隨芳草綠,歸心暮入遠山青。
jiù shí xué dé yōu lán cāo, dàn yǔ zhōng qī yī duàn tīng.
舊時學得幽蘭操,彈與鐘期一段聽。
“離恨春隨芳草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