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均被命仍敷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均被命仍敷教”全詩
雙闕云中開鳳扇,六王天上捧龍輿。
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復說書。
殊渥無涯嗟未報,幾回退食重踟躕。
分類:
《午門闕上》魏觀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午門闕上》是明代詩人魏觀的作品。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旌旗旖旎集中衢,
日上金橋劍佩趨。
雙闕云中開鳳扇,
六王天上捧龍輿。
成均被命仍敷教,
大本承恩復說書。
殊渥無涯嗟未報,
幾回退食重踟躕。
詩意:
這首詩以明代的午門闕(皇宮正門)為背景,描繪了宏偉的場景和豐富多彩的活動。詩人描述了旌旗飄揚、人群熙攘的場景,表現出皇宮的莊嚴和繁榮。他提到了日上金橋,形容官員們急忙趕往朝廷,佩戴劍佩以示威儀。詩中還出現了雙闕(皇宮的兩座門)云中開啟鳳扇,以及六位王子托舉龍輿,暗示著皇室的威嚴和尊貴。接下來,詩人提到了成均(當時的教育機構)的負責人被命令繼續傳授教育,大書院承受皇恩,受命傳授經書。最后,詩人表達了自己的感慨,認為自己受到的恩寵無邊,但仍然對報答之道感到遲疑和困惑。
賞析:
《午門闕上》通過生動的描繪展示了明代宮廷的盛況和莊嚴。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旌旗旖旎、日上金橋、開鳳扇、捧龍輿等,將皇宮的繁榮和權威形象栩栩如生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皇恩的感激和對自己責任的思考。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復說書,展示了作者作為一位教育者的擔當和使命感。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對自身得到的恩寵的思考和猶豫,這種內心的矛盾和困惑使得詩詞更具思想性和情感深度。
總體來說,《午門闕上》通過描繪明代宮廷的盛況和反思作者自身的處境,展示了權力和責任的交織,以及個體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的迷茫和思考。這首詩詞既有著明代時代背景的特色,又具有普遍的人性關懷和情感表達,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成均被命仍敷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ǔ mén quē shàng
午門闕上
jīng qí yǐ nǐ jí zhōng qú, rì shàng jīn qiáo jiàn pèi qū.
旌旗旖旎集中衢,日上金橋劍佩趨。
shuāng quē yún zhōng kāi fèng shàn, liù wáng tiān shàng pěng lóng yú.
雙闕云中開鳳扇,六王天上捧龍輿。
chéng jūn bèi mìng réng fū jiào, dà běn chéng ēn fù shuō shū.
成均被命仍敷教,大本承恩復說書。
shū wò wú yá jiē wèi bào, jǐ huí tuì shí zhòng chí chú.
殊渥無涯嗟未報,幾回退食重踟躕。
“成均被命仍敷教”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三肴 (仄韻) 去聲十九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