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涼浴罷思歸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涼浴罷思歸去”全詩
晚涼浴罷思歸去,更為松風佇少時。
分類:
作者簡介(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漢族,長州(今江蘇蘇州)人。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文學家。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謚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為人謙和而耿介,寧王朱宸濠慕名相聘,托病不赴。正德末年以歲貢生薦試吏部,授翰林待詔。他不事權貴,尤不肯為藩王、中官作畫,旋即便致仕歸鄉。四方人士求詩文書畫者,絡繹道路。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九十歲。有《甫田集》。文徵明的書畫造詣極為全面,詩、文、書、畫無一不精,人稱是“四絕”的全才。與沈周共創“吳派”,與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稱“明四家”(“吳門四家”)。詩宗白居易、蘇軾,文受業于吳寬,學書于李應禎,學畫于沈周。在詩文上,與祝允明、唐寅、徐禎卿 并稱“吳中四才子”。在畫史上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
《崇義院雜題》文徵明 翻譯、賞析和詩意
《崇義院雜題》是明代文學家文徵明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詩詞中文譯文:
六月門前暑似炊,
殿堂深處未曾知。
晚涼浴罷思歸去,
更為松風佇少時。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作者身處崇義院的大門前,六月的酷熱仿佛炊煙一般,而深入殿堂的地方卻無法感受到這種炎熱。當晚涼降臨,作者沐浴之后,思念歸家之情更加強烈,而松樹的風兒卻只在這里停留片刻。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夏日景象的描繪,表達了對家鄉和歸途的思念之情。詩的前兩句以對比的手法,將炎熱的六月與深處殿堂的涼爽形成鮮明的對比,突顯了作者身處的環境與內心的矛盾。接著,晚涼降臨,作者通過沐浴來消減身體的燥熱,但心中對家的思念卻更加深刻。最后一句以“松風佇少時”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在此地停留的時間有限,對歸家的渴望和無奈之情。
此詩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思鄉之情。作者巧妙地利用了對比手法,突出了炎熱與涼爽之間的沖突,以及內心對家鄉的渴望與無奈。整首詩抒發了作者對家鄉和歸途的思念,給人以深刻的感觸。
“晚涼浴罷思歸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óng yì yuàn zá tí
崇義院雜題
liù yuè mén qián shǔ shì chuī, diàn táng shēn chù wèi zēng zhī.
六月門前暑似炊,殿堂深處未曾知。
wǎn liáng yù bà sī guī qù, gèng wéi sōng fēng zhù shǎo shí.
晚涼浴罷思歸去,更為松風佇少時。
“晚涼浴罷思歸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