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菊懼蟲食”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甘菊懼蟲食”全詩
昌陽惡溪涸,揭車傷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無名花,紛披弄佳色。
尋芳邈無人,空有馨香德。
分類:
《古詩(四首)》烏斯道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詩(四首)》是明代詩人烏斯道所創作的詩詞作品。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猗蘭畏陽盛,甘菊懼蟲食。
昌陽惡溪涸,揭車傷土瘠。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下有無名花,紛披弄佳色。
尋芳邈無人,空有馨香德。
譯文:
猗蘭畏陽光的熾烈,甘菊害怕蟲子的侵害。
昌陽的溪水干涸,揭車傷害著貧瘠的土地。
在高處有著寄生的草,依附在茸茸的松柏上。
在低處有無名的花朵,紛紛揚揚展示著美麗的色彩。
尋找芬芳的人寥寥無幾,只剩下空靈的馨香美德。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界中的不同景象,抒發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中的猗蘭和甘菊分別象征著對不同環境的適應和恐懼,表達了人們對于光明與惡劣環境的矛盾感受。昌陽的溪水干涸和揭車傷土瘠,暗示了貧瘠的土地和資源枯竭的困境。寄生在松柏上的草和無名的花朵則是對不同生命形態的描繪,表現了生命的頑強和多樣性。
整首詩詞透露出一種對自然環境和生命的關懷和思考。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反映了人與自然的互動關系和對環境變遷的感受。尋芳邈無人的描繪則暗示了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的稀缺性。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豐富的意象,展示了烏斯道對自然界的細膩觀察和深刻思考。通過對不同生命形態和環境現象的描繪,詩人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珍惜。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思和啟示,引發人們對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和關注。
“甘菊懼蟲食”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shī sì shǒu
古詩(四首)
yī lán wèi yáng shèng, gān jú jù chóng shí.
猗蘭畏陽盛,甘菊懼蟲食。
chāng yáng è xī hé, jiē chē shāng tǔ jí.
昌陽惡溪涸,揭車傷土瘠。
shàng yǒu jì shēng cǎo, méng róng tuō sōng bǎi.
上有寄生草,蒙茸托松柏。
xià yǒu wú míng huā, fēn pī nòng jiā sè.
下有無名花,紛披弄佳色。
xún fāng miǎo wú rén, kōng yǒu xīn xiāng dé.
尋芳邈無人,空有馨香德。
“甘菊懼蟲食”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