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凋華發”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明凋華發”全詩
壯士不知還,羞對關山月。
去年天山歸,皎皎照白骨。
今年交河戍,明明凋華發。
交河水東流,征戰無時歇。
斗酒皆楚歌,歌罷淚成血。
分類:
《關山月》象元淑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關山月》是明代文人象元淑公所作,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白楊風蕭蕭,胡笳樓上發。
白楊樹在風中呼嘯,胡笳聲在樓上響起。
壯士不知還,羞對關山月。
勇士們不知何時歸來,對著關山上的明月感到羞愧。
去年天山歸,皎皎照白骨。
去年在天山歸來,明亮的月光照耀著白骨。
今年交河戍,明明凋華發。
今年在交河戍地,明亮的月光照耀著凋謝的花朵。
交河水東流,征戰無時歇。
交河的水東流,征戰從未停歇。
斗酒皆楚歌,歌罷淚成血。
痛飲的酒都是楚國的歌聲,歌唱完后淚水變成了鮮血。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邊塞戰場上的壯士們離鄉征戰的艱辛和慘狀。白楊風蕭蕭,胡笳樓上發,表現了邊塞風雪交加的凄涼景象,壯士們面對著漫天風雪,發出凄涼的胡笳聲。詩中的壯士們不知何時才能歸來,對著高懸的關山明月感到羞愧,因為他們無法與家人團聚,無法享受平靜和溫暖的生活。詩中還描述了戰場上的慘狀,去年歸來的壯士已變成白骨,今年在交河戍地,花朵凋謝,映襯著明亮的月光,暗示了戰爭的殘酷和無情。詩的最后兩句表達了壯士們飲酒暢快地唱著楚國的歌曲,但歌唱完后卻淚流滿面,淚水變成了鮮血,形象地揭示了戰爭帶來的痛苦和傷亡。
賞析:
《關山月》通過描繪戰場上的凄涼景象和壯士們的困境,表達了詩人對戰爭的悲憤和對壯士們的敬佩之情。白楊風蕭蕭、胡笳樓上發的描寫,以及壯士不知何時歸來、羞對關山月的心情,給人一種邊塞戰爭的蒼涼和壯士們的孤寂之感。詩中的白骨和凋謝的花朵,與明亮的月光形成對比,更加凸顯了戰爭帶來的破壞和殘酷。最后兩句以斗酒皆楚歌、歌罷淚成血的形象揭示了戰爭中的痛苦和犧牲,給人以深刻的震撼和反思。
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戰爭的殘酷和壯士們的悲壯,展現了作者對戰爭的深刻思考和對壯士們的同情之情。這首詩以其深刻的意境和情感表達,展示了明代邊塞戰爭的悲壯和殘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明明凋華發”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shān yuè
關山月
bái yáng fēng xiāo xiāo, hú jiā lóu shàng fā.
白楊風蕭蕭,胡笳樓上發。
zhuàng shì bù zhī hái, xiū duì guān shān yuè.
壯士不知還,羞對關山月。
qù nián tiān shān guī, jiǎo jiǎo zhào bái gǔ.
去年天山歸,皎皎照白骨。
jīn nián jiāo hé shù, míng míng diāo huá fà.
今年交河戍,明明凋華發。
jiāo hé shuǐ dōng liú, zhēng zhàn wú shí xiē.
交河水東流,征戰無時歇。
dǒu jiǔ jiē chǔ gē, gē bà lèi chéng xuè.
斗酒皆楚歌,歌罷淚成血。
“明明凋華發”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