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個能知后百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若個能知后百年”全詩
行來盡拂殘碑看,若個能知后百年。
分類:
《寒食與朱堯民張夢晉郊行讀道旁遺碑感而風詠》邢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明代邢參創作的《寒食與朱堯民張夢晉郊行讀道旁遺碑感而風詠》。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寒食與朱堯民張夢晉郊行讀道旁遺碑感而風詠》
冷落郊原值禁煙,
紅桃一樹倩人憐。
行來盡拂殘碑看,
若個能知后百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述了邢參與朱堯民、張夢晉一同到郊外游覽,讀到路旁殘留的碑文,引發了他們對歷史的思考和感慨。
首先,"冷落郊原值禁煙"表達了郊外荒涼冷清的景象,也可能指的是禁止在此點燃煙火,以保護這片自然環境的規定。這種寂寞的氛圍與即將到來的寒食節有所呼應,寒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人們在這天禁止生火烹飪,只能吃冷食,以示紀念。
接下來,"紅桃一樹倩人憐"描繪了一株紅桃樹,孤獨地生長在郊原之中。紅桃在中國文化中象征著美好而短暫的生命,這里可能暗示著人們對逝去歲月的懷念和對生命的珍惜。
隨著一行人的行走,他們路過一座古碑,感到殘破的碑文引起了他們的興趣,于是"行來盡拂殘碑看"。這句表達了他們對歷史的尊重和對過去的渴望,同時也顯示了他們對碑文的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若個能知后百年"表達了詩人對碑文的思考。他們意識到,這些碑文是前人留下的遺跡,能夠讓后來的人們了解過去,感受歷史的厚重。通過對碑文的閱讀和思考,他們希望能夠傳承歷史的智慧,讓后世的人們也能夠從中獲得啟示和體悟。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寒食節、紅桃樹和古碑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的敬畏和思考。它呈現了一種對過去的追憶和對未來的期望,同時也啟示人們應該珍惜當下,并從歷史中獲得智慧與啟示。
“若個能知后百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án shí yǔ zhū yáo mín zhāng mèng jìn jiāo xíng dú dào páng yí bēi gǎn ér fēng yǒng
寒食與朱堯民張夢晉郊行讀道旁遺碑感而風詠
lěng luò jiāo yuán zhí jìn yān, hóng táo yī shù qiàn rén lián.
冷落郊原值禁煙,紅桃一樹倩人憐。
xíng lái jǐn fú cán bēi kàn, ruò gè néng zhī hòu bǎi nián.
行來盡拂殘碑看,若個能知后百年。
“若個能知后百年”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