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憂患安能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憂患安能去”全詩
譽至毀亦隨,憂患安能去。
龐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
識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
分類:
《結交行》許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結交行》是明代作家許繼所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識人人識己,騰口自相譽。
譽至毀亦隨,憂患安能去。
龐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
識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
詩意:
這首詩詞主要探討了結交朋友的主題。作者通過對不同人際關系的描繪,表達了對真正了解他人和被他人了解的渴望,以及對真心和忠誠關系的珍視。詩中強調了識別人物本質的重要性,即了解一個人的品性和能力,而不僅僅是憑借表面的贊美或批評。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際關系的思考。首句"識人人識己,騰口自相譽"表達了作者希望他人能夠真正了解自己,而不僅僅是言辭上的虛假贊美。作者認為,只有真實的了解才能產生真誠的贊美。詩中的"騰口自相譽"意味著人們互相吹捧,相互稱贊。然而,第二句"譽至毀亦隨,憂患安能去"提醒人們,贊美與詆毀之間只是一步之遙。作者認為,不能過于依賴他人的評價,因為贊美和批評都可能隨時改變。
接下來的兩句"龐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是對歷史人物的引用。龐公是指三國時期的龐統,他不愿意隨波逐流,而是選擇了獨立的人生道路。孔明則指的是諸葛亮,他向劉備表示自己愿意為他效力,甚至甘愿屈身在床下,表達了對劉備的忠誠。這兩句詩意味著真正的知己和志同道合的朋友是稀有的,值得珍惜。
最后兩句"識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強調了作者對結交朋友的態度。作者認為,真正懂得了解人性的人,不會追求過多的朋友。這并不是因為作者不喜歡交朋友,而是因為他更注重品質而非數量。通過這首詩詞,作者呼吁人們要慎重選擇朋友,真正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而不是只看表面的光鮮。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一系列富有啟示性的比喻,表達了作者對真實友誼的向往和對識人的獨特見解。它提醒人們要警惕表面的贊美和批評,追求真正了解他人的內心,并選擇與志同道合的朋友結交。
“憂患安能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ié jiāo xíng
結交行
shí rén rén shí jǐ, téng kǒu zì xiāng yù.
識人人識己,騰口自相譽。
yù zhì huǐ yì suí, yōu huàn ān néng qù.
譽至毀亦隨,憂患安能去。
páng gōng bù rù chéng, kǒng míng bài chuáng xià.
龐公不入城,孔明拜床下。
shí shì bù yù duō, nǎi shì zhī rén zhě.
識士不欲多,乃是知人者。
“憂患安能去”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