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墟散落人才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丘墟散落人才盡”全詩
丘墟散落人才盡,岡隴分崩王氣殘。
歲祀幾朝修典制,月游無廟著衣冠。
山河百戰誰能主,卻屬漁翁一釣竿。
分類:
《長陵曉望》殷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長陵曉望》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殷奎。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馬上東風生曉寒,
從長陵的高處望著長安。
丘墟上散落著人才,漸漸消耗殆盡,
岡隴山脈分崩離析,王者的氣勢已經殘破。
幾朝歲祀的典制已經修整,
月游時再沒有廟宇的華蓋衣冠。
山河百戰,究竟誰能主宰?
然而,卻有一個漁翁,手持一根釣竿。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朝時期的社會現實和政治境況。詩的開篇提到春天的馬上,東風吹來,帶來了清晨的寒意。從長陵(明朝皇帝的陵墓所在地)的高處,作者望著長安(明朝的都城),暗示明朝政權的衰落。丘墟上散落的人才指的是社會精英逐漸減少,人才稀缺的局面。岡隴分崩王氣殘表明山脈的崩裂象征著王者的威嚴和統治力的衰退。
接下來,詩中提到歲祀幾朝修典制,月游無廟著衣冠。這揭示了明朝統治者雖然舉行了多次隆重的祭祀儀式,但是并沒有恢復昔日的輝煌。月游無廟著衣冠表示皇帝在巡游時沒有廟宇的華麗祭壇和盛裝。這暗示著明朝政權的虛弱和失去了統治的合法性。
最后兩句"山河百戰誰能主,卻屬漁翁一釣竿"是整首詩的精華所在。詩人用山河百戰來形容明朝時期的動蕩和戰亂,詢問誰能夠主宰這一局面。然而,作者卻指出,一個漁翁手持一根普通的釣竿,似乎成為了主宰的象征。這是一種對現實的諷刺,暗示明朝政權的無力和不穩定。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凝練的語言描繪了明代社會的動蕩和政治的衰敗。通過對明朝政權的批判,詩人表達了對現實的不滿和對權力的思考。詩中的漁翁形象則寓意著普通人的力量和智慧,暗示著在動蕩的時代中,人們應該思考和尋找改變的途徑。
“丘墟散落人才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áng líng xiǎo wàng
長陵曉望
mǎ shàng dōng fēng shēng xiǎo hán, cháng líng gāo chù wàng cháng ān.
馬上東風生曉寒,長陵高處望長安。
qiū xū sàn luò rén cái jìn, gāng lǒng fēn bēng wáng qì cán.
丘墟散落人才盡,岡隴分崩王氣殘。
suì sì jǐ cháo xiū diǎn zhì, yuè yóu wú miào zhe yì guān.
歲祀幾朝修典制,月游無廟著衣冠。
shān hé bǎi zhàn shuí néng zhǔ, què shǔ yú wēng yī diào gān.
山河百戰誰能主,卻屬漁翁一釣竿。
“丘墟散落人才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一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