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圜丘群望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圜丘群望畢”全詩
圜丘群望畢,宣室受釐歸。
旭日迎芝蓋,晴云拂羽旂。
笙歌前路擁,拜舞接光輝。
分類:
《大明門候駕》袁袠 翻譯、賞析和詩意
《大明門候駕》是明代袁袠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虎旅驅中道,鉤陳警六飛。
圜丘群望畢,宣室受釐歸。
旭日迎芝蓋,晴云拂羽旂。
笙歌前路擁,拜舞接光輝。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明代時期大明門外的盛況,描繪了迎接皇帝出行的場景。詩人以豪華的辭藻和生動的形象,表達對皇帝威嚴的贊美和對盛況的描繪。
賞析:
詩的開篇以"虎旅驅中道,鉤陳警六飛"來描繪皇帝出行的盛況。"虎旅"指的是皇帝的護衛隊伍,"中道"表示皇帝所經過的主干道,"鉤陳"是指旌旗和寶劍等裝飾物,"警六飛"表示儀仗隊行進時的威嚴和飛舞的旌旗。通過這些描寫,詩人展示了皇帝出行時的威嚴和莊重。
接下來的兩句"圜丘群望畢,宣室受釐歸"描述了皇帝出行結束后回到宮殿的情景。"圜丘"指的是皇帝舉行祭祀的地方,"群望畢"表示人們的目光聚集在這里。"宣室受釐歸"指皇帝返回宮殿,受到朝臣們的恭候和接見。這些描寫展現了皇帝的威嚴和尊貴。
接下來的兩句"旭日迎芝蓋,晴云拂羽旂"描繪了皇帝出行時的盛況。"旭日迎芝蓋"表示早晨的陽光照耀著皇帝的芝蓋(一種華麗的車廂),"晴云拂羽旂"表示晴朗的天空中飄動著華麗的旗幟。這些描寫表達了皇帝的莊嚴和盛況。
最后兩句"笙歌前路擁,拜舞接光輝"描述了皇帝出行時人們簇擁前往,向皇帝表達敬意和歡迎的情景。"笙歌"指的是音樂和歌舞表演,"前路擁"表示人們簇擁在皇帝前方,"拜舞接光輝"表示人們向皇帝行禮并展示出色的舞蹈技藝。這些描寫展示了皇帝的威嚴和受人愛戴的形象。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豐富的描寫和華麗的辭藻,表達了明代時期皇帝出行時的盛況和人們對皇帝的崇敬之情。詩人通過形象生動的描寫,展示了皇帝的威嚴和莊重,以及人們對皇帝的熱烈歡迎和敬意。
“圜丘群望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à míng mén hòu jià
大明門候駕
hǔ lǚ qū zhōng dào, gōu chén jǐng liù fēi.
虎旅驅中道,鉤陳警六飛。
yuán qiū qún wàng bì, xuān shì shòu lí guī.
圜丘群望畢,宣室受釐歸。
xù rì yíng zhī gài, qíng yún fú yǔ qí.
旭日迎芝蓋,晴云拂羽旂。
shēng gē qián lù yōng, bài wǔ jiē guāng huī.
笙歌前路擁,拜舞接光輝。
“圜丘群望畢”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