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倚岳陽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倚岳陽樓”全詩
水自蠶叢國,山含鸚鵡洲。
過雁防湖闊,哀猿動客愁。
龍歸錦云散,鐵笛起漁舟。
分類:
《岳陽樓晚眺》張含 翻譯、賞析和詩意
《岳陽樓晚眺》是明代詩人張含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涼風八月秋,
獨倚岳陽樓。
水自蠶叢國,
山含鸚鵡洲。
過雁防湖闊,
哀猿動客愁。
龍歸錦云散,
鐵笛起漁舟。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一個晚上在岳陽樓上的景象。詩人感受到了八月的涼風,秋意漸濃。他獨自倚在岳陽樓上,遠眺著周圍的景色。水面上自蠶叢國流過,山巒之間隱約可見鸚鵡洲的存在。遷徙的雁群飛過湖面,湖泊的寬廣給人一種寬闊的感覺。聽到山中傳來猿猴的聲音,讓遠客們感到凄涼和思鄉之情。當龍歸于天空,霞光散去,漁舟上的鐵笛聲響起,也許是漁民們開始出海捕魚了。
賞析:
這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自然現象,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中運用了許多意象和對比,形象生動。涼風八月秋,揭示了詩人在夏末秋初的感受,秋天的氣息已經逐漸濃厚。獨倚岳陽樓,表達了詩人的孤獨和思索之情,也突出了他的獨立性格和對景色的專注。水自蠶叢國,山含鸚鵡洲,通過自然景觀的描寫,增添了詩詞的詩意和韻味,同時也展示了岳陽樓所處的地理環境。過雁防湖闊,哀猿動客愁,以雁群和猿猴的形象表達了離別和思鄉之情,給人以凄涼之感。龍歸錦云散,鐵笛起漁舟,通過龍歸天空和鐵笛聲的對比,表達了時光的流轉和人生的變遷。
整首詩以景物描寫為主,意境清新自然,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對比手法,展示了作者對自然景色的敏感和對人生的思考。它不僅展示了明代時期的風貌和人情,也喚起了讀者對大自然和人生的共鳴。
“獨倚岳陽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uè yáng lóu wǎn tiào
岳陽樓晚眺
liáng fēng bā yuè qiū, dú yǐ yuè yáng lóu.
涼風八月秋,獨倚岳陽樓。
shuǐ zì cán cóng guó, shān hán yīng wǔ zhōu.
水自蠶叢國,山含鸚鵡洲。
guò yàn fáng hú kuò, āi yuán dòng kè chóu.
過雁防湖闊,哀猿動客愁。
lóng guī jǐn yún sàn, tiě dí qǐ yú zhōu.
龍歸錦云散,鐵笛起漁舟。
“獨倚岳陽樓”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