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接青橋與武關”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接青橋與武關”全詩
耳聾齒脫鬢如霜,出入逢迎狀傴僂。
路接青橋與武關,棧道崎嶇無與伍。
不卑小官有展禽,不薄乘田有尼父。
爾心豈是學圣賢,蝸角蠅頭良自苦。
余也東朝師保臣,罔生六十負君親。
抗章十數不得請,今始給驛歸梁岷。
宦情見爾如膠漆,方信余為勇退人。
分類:
《馬道驛丞歌》張佳胤 翻譯、賞析和詩意
《馬道驛丞歌》是明代張佳胤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馬道驛丞歌》中文譯文:
馬道驛臣八十五,
身寄西秦家東魯。
耳聾齒脫鬢如霜,
出入逢迎狀傴僂。
路接青橋與武關,
棧道崎嶇無與伍。
不卑小官有展禽,
不薄乘田有尼父。
爾心豈是學圣賢,
蝸角蠅頭良自苦。
余也東朝師保臣,
罔生六十負君親。
抗章十數不得請,
今始給驛歸梁岷。
宦情見爾如膠漆,
方信余為勇退人。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位年過八旬的驛站官員的生活和心境。詩人張佳胤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生動地描繪了這位驛站官員的形象和生活環境。
詩中的驛站官員年事已高,他在西秦地區任職,身家在東魯。他的身體狀況已經不佳,耳聾、齒脫,鬢發如霜,走路彎曲。他的工作地點是青橋和武關之間的道路,棧道崎嶇險峻,與其他道路不同。盡管他是一個小官員,但他并不低賤,他有展示才能的機會,有機會乘坐驛車,也有尼父的田地可供利用。
然而,詩人在表達這位驛站官員的心境時,用了“蝸角蠅頭”來形容他的境遇。這是一種自嘲的表達,意味著他的成就微不足道,猶如蝸牛的角和蒼蠅的頭,微小而渺小。他認為自己的心志并不是追求學問和圣賢,而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經歷艱辛。
詩的最后幾句表達了詩人自己的情感。他自稱為東朝的學生,曾經為保護東朝的君主負過六十次的重任。然而,他在上書抗章方面遭到了十余次的拒絕。直到現在他才獲得了驛站的職位,歸到了梁岷地區。這位驛站官員的困境讓詩人產生了共鳴,感嘆自己的退隱之志和勇氣。
整首詩以簡潔而真實的語言描繪了驛站官員的生活和心情,抒發了詩人對自己和他人命運的思考。它表達了對平凡生活的熱愛和對不公平命運的感嘆,以及對勇敢退隱的人的贊揚。
“路接青橋與武關”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ǎ dào yì chéng gē
馬道驛丞歌
mǎ dào yì chén bā shí wǔ, shēn jì xī qín jiā dōng lǔ.
馬道驛臣八十五,身寄西秦家東魯。
ěr lóng chǐ tuō bìn rú shuāng, chū rù féng yíng zhuàng yǔ lǚ.
耳聾齒脫鬢如霜,出入逢迎狀傴僂。
lù jiē qīng qiáo yǔ wǔ guān, zhàn dào qí qū wú yǔ wǔ.
路接青橋與武關,棧道崎嶇無與伍。
bù bēi xiǎo guān yǒu zhǎn qín, bù báo chéng tián yǒu ní fù.
不卑小官有展禽,不薄乘田有尼父。
ěr xīn qǐ shì xué shèng xián, wō jiǎo yíng tóu liáng zì kǔ.
爾心豈是學圣賢,蝸角蠅頭良自苦。
yú yě dōng cháo shī bǎo chén, wǎng shēng liù shí fù jūn qīn.
余也東朝師保臣,罔生六十負君親。
kàng zhāng shí shù bù de qǐng, jīn shǐ gěi yì guī liáng mín.
抗章十數不得請,今始給驛歸梁岷。
huàn qíng jiàn ěr rú jiāo qī, fāng xìn yú wèi yǒng tuì rén.
宦情見爾如膠漆,方信余為勇退人。
“路接青橋與武關”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