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符前五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已符前五運”全詩
已符前五運,空憶后三元。
分合巧相似,短長難等論。
女真如拓拔,一統世中原。
分類:
《觀輿圖有感(五首)》趙滂 翻譯、賞析和詩意
《觀輿圖有感(五首)》是明代詩人趙滂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時局的變遷和歷史的滄桑,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動蕩和戰亂所帶來的痛苦和憂慮之情。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雒邑空南渡,東都亦北轅。
已符前五運,空憶后三元。
分合巧相似,短長難等論。
女真如拓拔,一統世中原。
這首詩的意境主要圍繞著兩個城市的改變展開,分別是雒邑和東都。雒邑是指洛陽,而東都是指東京(即今天的北京)。詩中描述了洛陽南渡的情景,意味著洛陽變得空蕩蕩的,而東京則北移。這兩座城市的變遷象征著政權的更迭和國家的滄桑。
接下來,詩人提到了前五運和后三元,這是指中國歷史上的政權更迭。前五運指五胡十六國時期的政權更迭,而后三元則指隋、唐、宋三個大一統王朝。作者回憶起這些歷史時期,感慨萬千。
詩中還有一段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的思考。他說分合巧相似,短長難等論,這意味著歷史的變遷往往是不可預測的,長久的統治可能在短時間內被取代,而短暫的政權也可能最終統一天下。這種歷史的變幻無常使得人們很難做出準確的判斷和預測。
最后,詩人提到了女真和拓拔。女真是指金朝,而拓拔則指北魏。作者認為女真族的統一將會統治中原,這表達了他對于戰亂和政治動蕩所帶來的憂慮。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城市的變遷和歷史的更迭,表達了作者對于政治動蕩和戰亂的憂慮之情。作者在詩中對歷史的變幻無常進行了思考,表達了對于權力更迭和戰爭帶來的痛苦的感嘆。這首詩具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反映了明代時期社會動蕩的背景。
“已符前五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ān yú tú yǒu gǎn wǔ shǒu
觀輿圖有感(五首)
luò yì kōng nán dù, dōng dōu yì běi yuán.
雒邑空南渡,東都亦北轅。
yǐ fú qián wǔ yùn, kōng yì hòu sān yuán.
已符前五運,空憶后三元。
fēn hé qiǎo xiāng sì, duǎn cháng nán děng lùn.
分合巧相似,短長難等論。
nǚ zhēn rú tuò bá, yī tǒng shì zhōng yuán.
女真如拓拔,一統世中原。
“已符前五運”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