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行豈吾心”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行豈吾心”全詩
前臨少昊墟,始覺東蒙長。
獨行豈吾心,懷古激中腸。
圣人久已矣,游夏遙相望。
裴回野澤間,左右多悲傷。
日出見闕里,川平知汶陽。
弱冠負高節,十年思自強。
終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分類:
作者簡介(高適)
《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時此公學王書嗟別)》高適 翻譯、賞析和詩意
《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是唐代高適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在途中遇到了徐十八錄事,這位錄事是來自魯郡的,所以這首詩詞的題目以及內容都與徐十八錄事相關。
詩中詩人自問:“誰說嵩潁之地的客人遂經過鄒魯鄉?”鄒魯鄉是指魯國的所在地,嵩潁則是指洛陽,說明詩人自己就是那個“嵩潁客”,他經過魯郡的時候,對于這個古代文化繁榮的地方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受。
詩的第二節表達了詩人對于歷史的思考和懷念。他在繼續旅行時,看到了少昊墟的遺址,開始感受到東蒙地區的悠久歷史。他的獨行之旅喚起了他對于古代圣人及其學問的思考,激起了他內心的痛哭。
第三節詩人繼續踏上了獨行之旅,他在野澤之間領略著自然的壯麗景色。身邊的環境和景物使他更加感受到歷史的滄桑和痛苦,這種感受在他的內心里引發了更多的悲傷和憂郁。
最后一節則表達了詩人對于自己的人生感慨。他看到太陽從東方升起,看到川地平坦,意識到自己在年輕時的追求和奮斗,但最終并沒有達到理想的境地。詩人認為自己已經年近四十,雖然內心埋藏的意志堅定,但已經有十年沒有實現自我增長和強化了。最后,詩人給予了自己一個勸告,在得不到意義的追求后,他選擇了離開,任由命運去安排自己的路途。
這首詩詞傳遞了詩人對于過去的思考和回憶,也折射出他對于自身的掙扎和迷惘。通過描寫詩人在旅途中的見聞和體驗,詩詞表達了作者對于歷史的崇敬和對于自身成長的思考。
“獨行豈吾心”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ǔ jùn tú zhōng yù xú shí bā lù shì shí cǐ gōng xué wáng shū jiē bié
魯郡途中遇徐十八錄事(時此公學王書嗟別)
shuí wèi sōng yǐng kè, suì jīng zōu lǔ xiāng.
誰謂嵩潁客,遂經鄒魯鄉。
qián lín shǎo hào xū, shǐ jué dōng méng zhǎng.
前臨少昊墟,始覺東蒙長。
dú xíng qǐ wú xīn, huái gǔ jī zhōng cháng.
獨行豈吾心,懷古激中腸。
shèng rén jiǔ yǐ yǐ, yóu xià yáo xiāng wàng.
圣人久已矣,游夏遙相望。
péi huí yě zé jiān, zuǒ yòu duō bēi shāng.
裴回野澤間,左右多悲傷。
rì chū jiàn quē lǐ, chuān píng zhī wèn yáng.
日出見闕里,川平知汶陽。
ruò guàn fù gāo jié, shí nián sī zì qiáng.
弱冠負高節,十年思自強。
zhōng rán bù dé yì, qù qù rèn xíng cáng.
終然不得意,去去任行藏。
“獨行豈吾心”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