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茲多欲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奈茲多欲身”全詩
不守清凈化,開邊政多門。
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
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
外虛仁義名,奈茲多欲身。
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
分類: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朱高煦 翻譯、賞析和詩意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是明代朱高煦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武皇借助文治來發展國家,人民富裕,倉庫堆滿了糧食。但是他卻沒有堅守清凈的修養,政務繁多,開辟了許多新的職位。他四處巡游,親臨邊境,萬里行軍。他有兒子卻不能保護他們,真是悲哀啊,他的恩情實在太少了。他外表上偽裝得仁義,卻沉迷于私欲之中。神仙在哪里呢?茂陵的春天已經過了幾個了。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明代武宗朱棣(即永樂帝)統治時期的一些現象和問題。朱高煦通過對武宗的批評,表達了他對當時朝政的不滿和對君王的忠誠之情。詩中揭示了武宗統治時期的一些問題,如政務繁忙、官員多門、貪欲滋生等,暗示了一些治理上的弊端和社會矛盾。
賞析:
這首詩詞運用了比興手法,通過對武宗統治時期的描述,批評了當時的政治現象和社會風貌。朱高煦以樸實的語言表達了對武宗的忠誠和對社會問題的關切,同時也抒發了自己的無奈和哀愁之情。詩中的“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生動地描繪了武宗親臨邊境的場景,展示了他的威武形象。最后兩句“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以抒懷之辭點明了歲月的流轉和人事的更迭。
通過這首詩詞,我們可以感受到作者對社會現象的審視和憂慮,以及對君王的忠誠和思考。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明代中后期的一些問題和社會風貌,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
“奈茲多欲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ǐ gǔ shī liù shǒu yǒng lè wǔ nián
擬古詩(六首·永樂五年)
wǔ huáng jí wén jǐng, mín yīn cāng sù chén.
武皇藉文景,民殷倉粟陳。
bù shǒu qīng jìng huà, kāi biān zhèng duō mén.
不守清凈化,開邊政多門。
sì fāng lǚ yóu xìng, wàn lǐ xíng sān jūn.
四方屢游幸,萬里行三軍。
yǒu zi bù zì bǎo, āi zāi zhēn shǎo ēn.
有子不自保,哀哉真少恩。
wài xū rén yì míng, nài zī duō yù shēn.
外虛仁義名,奈茲多欲身。
shén xiān zài hé chǔ, mào líng jīn jǐ chūn.
神仙在何處,茂陵今幾春。
“奈茲多欲身”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