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從來先將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李廣從來先將士”全詩
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
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
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
意氣能甘萬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黃云白草無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
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
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作者簡介(高適)
送渾將軍出塞翻譯及注釋
翻譯
將軍您出身尊貴,而且麾下兵力強盛,您的祖上漢朝時已經是渾邪王。
您家世代在朝中都蒙受皇恩,現在您的部屬在燕支山一帶。
您的士兵都是陰山一帶的健兒,出戰時常坐騎好馬。
您的戰馬佩著銀飾的馬鞍,勒著鑲玉的肚帶,軍中飄拂著精美的蝥弧旗。屢次追隨哥舒翰將軍擊潰突厥軍隊。
您在戰場上像李廣那樣身先士卒,在謀劃方略上和霍去病一樣,雖不學孫子、吳起的兵法,也能措置得宜,曲盡其妙。
據說邊境又有千萬敵人的騎兵入侵,昨天邊塞上告急文書已經到了。
城頭上畫角之聲響起,匣中的寶刀日夜在鳴叫。
渾將軍意氣風發,決定出征萬里以外;努力作戰,準備了出行一年的計劃。
軍隊前進,揚起的塵土與白草相掩映;早上高舉旌旗,夜里則擊刁斗傳令。
邊塞上有很多俠義少年,關外春天可見不到楊柳。
從軍應該選誰呢?擊響寶劍高聲歌唱正在這個時候。
您將遠行,我和您分別,請別輕視我的送別之情,希望您早日平定侵略者,以便及早給朝廷獻上獲勝捷報的詩歌。
注釋
⑴渾將軍:即渾釋之,曾為右武衛大將軍,其祖先是曾率眾降漢的匈奴渾邪王。
⑵將軍族貴:語見《舊唐書·渾瑊傳》。
⑶渾邪(yé)王:據《史記·匈奴列傳》所載:“渾邪王殺休屠王,并將其眾降漢。”
⑷燕(yān)支:山名,也作焉支山,在今甘肅山丹東。
⑸控弦:引弓,意指士兵。陰山:在內蒙古東部。
⑹登陣:一作“臨陣”。大宛馬:古大宛國多寶馬,故用以名好馬。
⑺蝥(máo)弧:旗名。
⑻逐:跟隨。嫖姚:這里指哥舒翰。骨都:本為匈奴王名,這里指突厥將領。
⑼李廣:據《史記·李將軍列傳》載:“李廣在戰場上身先士卒,勇冠三軍。”
⑽衛青:據史載應是霍去病,因二人同時,故多有誤引。
⑾羽書:泛指軍事報文。
⑿畫角:古代管樂器,出自西羌。
⒀甘:決意。
⒁判:拼。判作:一作“動作”。
⒂關西:玉門關以西。
⒃繞朝:戰國時秦國大夫。
⒄仲宣:三國文學家王粲字。
送渾將軍出塞賞析
渾將軍祖先即漢代匈奴渾邪王。因此開始二句:“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就從渾將軍的祖先寫起:遠在漢代,他們就是歸順中原政權的部落首領,族貴兵強,屢建戰功,高居王位。起調高遠雄渾,豪氣籠罩全篇。“子孫相承”以下四句,由“族貴兵強”生發開來,依次展示出渾將軍家族傳統的發揚光大:“子孫相承”,遍布朝野;“部曲”精銳,馳騁“燕支”。率擅長騎射的“陰山兒”箭無虛發;騎一日千里的“大宛馬”所向披靡。開篇六句概括、勾勒渾氏家族顯貴、英勇的雄壯氣勢,為下文造聲勢、作鋪墊。
“銀鞍玉勒繡蝥弧”以下四句,將焦點聚集到了渾將軍身上。但,詩人并不正面直接刻畫,而是以烘云托月的手法,渲染出渾將軍的忠勇義烈和赫赫戰功。“銀鞍”一句,先以物寫人。馬具精良,軍旗獵獵,顯示出渾將軍高昂的志氣。后面三句,每句以一歷史上的名將形象來烘托渾將軍。“嫖姚”指漢代名將霍去病,曾任嫖姚校尉大破匈奴(此喻哥舒翰)。“骨都”指匈奴左右骨都使。句首用一“每”字,表明渾將軍經常隨哥舒翰出征,戰功累累。此外,又以李廣的體恤將士,身先士卒,衛青的不泥于古人兵法,以方略為貴,托出渾將軍的優秀品質和用兵的靈活。以上十句可作為第一層,詩人從“族貴兵強”、戰功卓著等方面,把渾將軍的形象勾勒得高大雄武。
“傳有沙場千萬騎”以下為第二層,形勢急轉。當敵人又氣勢洶洶地向邊境發動了侵略戰爭,“羽書”飛至,形勢危急時,渾將軍又毅然奔赴疆場,奮戰不息。塞外的生活艱苦清寂,時而傳來幾聲哀厲高亢的畫角聲,更增添了幾分凄嚴肅穆的氣氛。而詩人卻以“寶刀”切望為國殺敵而晝夜鳴叫這一兀傲奇警的夸張想象,再一次形象揭示出渾將軍忠勇義烈的英雄本色。“意氣”二句,詩筆又從正面直探心曲,傳達出渾將軍豪邁的“意氣”:只要能為國殺敵,確保邊疆,就是轉戰“萬里”,“辛勤”經年,也算不了什么。繼而詩人再以“黃云”連綿、衰草遍地的廣漠邊塞;“旌旗”朝飛、“刁斗”夜鳴的軍旅生活;春風不度,楊柳絕跡的“關西”艱苦環境,反襯出眾多“俠少年”藐視一切艱難困苦、勇赴國難的犧牲精神。這眾多的英雄形象,如眾星捧月一般,使渾將軍叱咤風云、馳騁萬里的風貌更加光彩照人。
最后四句為第三層,回應題目的“送”字,寄寓自己的殷切希望。“從軍借問”二句用王粲《從軍詩》之意,頌揚渾將軍所從之主帥哥舒翰的“神武”。正因為如此,才不致久勞師于外,故麾下當“擊劍酣歌”,以示慶幸。據《左傳·文公十三年》,有晉人士會返晉,繞朝贈之以策的記載。“策”字這里語含雙關,也有“策謀”之意,意思是希望渾將軍不要忘記自己臨行時所獻的破敵之策。“仲宣詩”即王粲所作之《從軍詩》,本頌揚曹操西征張魯的勝利,此喻報捷之詩,期望渾將軍早奏凱歌,建立功業。詩人連用兩典,結語悠遠。杜甫說高適“篇終接混茫”,這首詩就是一例。
在這首詩中,高適以高遠雄渾的起調,整散相間的句式,不停轉換的韻律,多角度、多側面塑造了渾將軍這樣一個忠勇愛國的名將形象,使其詩歌具有雄壯豪放的鮮明藝術風格。
送渾將軍出塞創作背景
《送渾將軍出塞》是高適為右武衛大將軍渾釋之出征所作的贈別之作,創作時間為唐玄宗天寶十三年(754年),時高適在哥舒翰幕府任掌書記,渾釋之為哥舒翰麾下將軍。“李廣從來先將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hún jiāng jūn chū sài
送渾將軍出塞
jiāng jūn zú guì bīng qiě qiáng, hàn jiā yǐ shì hún xié wáng.
將軍族貴兵且強,漢家已是渾邪王。
zǐ sūn xiāng chéng zài cháo yě, zhì jīn bù qǔ yàn zhī xià.
子孫相承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
kòng xián jǐn yòng yīn shān ér, dēng zhèn cháng qí dà yuān mǎ.
控弦盡用陰山兒,登陣常騎大宛馬。
yín ān yù lēi xiù máo hú, měi zhú piáo yáo pò gǔ dōu.
銀鞍玉勒繡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
lǐ guǎng cóng lái xiān jiàng shì, wèi qīng wèi kěn xué sūn wú.
李廣從來先將士,衛青未肯學孫吳。
chuán yǒu shā chǎng qiān wàn qí, zuó rì biān tíng yǔ shū zhì.
傳有沙場千萬騎,昨日邊庭羽書至。
chéng tóu huà jiǎo sān sì shēng, xiá lǐ bǎo dāo zhòu yè míng.
城頭畫角三四聲,匣里寶刀晝夜鳴。
yì qì néng gān wàn lǐ qù, xīn qín pàn zuò yī nián xíng.
意氣能甘萬里去,辛勤判作一年行。
huáng yún bái cǎo wú qián hòu, cháo jiàn jīng máo xī diāo dǒu.
黃云白草無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
sāi xià yīng duō xiá shào nián, guān xī bú jiàn chūn yáng liǔ.
塞下應多俠少年,關西不見春楊柳。
cóng jūn jiè wèn suǒ cóng shuí, jī jiàn hān gē dāng cǐ shí.
從軍借問所從誰,擊劍酣歌當此時。
yuǎn bié wú qīng rào cháo cè, píng róng zǎo jì zhòng xuān shī.
遠別無輕繞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詩。
“李廣從來先將士”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