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曳楚云行”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搖曳楚云行”全詩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荊門浮舟望蜀江》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荊門浮舟望蜀江》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春水月峽來,
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
依然錦江色。
江色綠且明,
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
搖曳楚云行。
雪照聚沙雁,
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
碧樹森森迎。
流目浦煙夕,
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
應到渚宮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乘舟在荊門,俯瞰蜀江,觀賞著美麗的景色。詩中描繪了春水、月峽、桃花、錦江等元素,以及巴山、楚云、聚沙雁、出谷鶯等景物,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對遠方的遙思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唐代詩歌的典型手法,通過描寫自然景色的變化和細膩的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深深的感受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詩的開篇,春水、月峽的描繪,給人以寧靜、溫暖的感覺,暗示了詩人內心的寧靜與愉悅。接著,桃花、錦江的形容,展現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畫面,使人感受到春天的生機和美麗。在描繪自然景色的同時,詩人還通過描述逶迤的巴山、搖曳的楚云,營造出一種壯麗的山水氛圍,給人以浩渺遼闊之感。
詩的后半部分,通過描寫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等景象,進一步展示了自然界的變化和生機勃勃的景象。芳洲轉換,碧樹森森迎,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幻無窮和生生不息的力量。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將詩人的目光聚焦于更遠的地方,暗示了詩人的遠行和追求的意愿。最后兩句,“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表達了詩人對遠方的向往和對未知世界的渴望。
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基調,通過細膩的描寫和豐富的意象,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夸張的手法,使得詩意更加深刻,給人以廣闊、遼闊的想象空間。這首詩詞具有唐代詩歌的特色,既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又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感受和對未知世界的渴望,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搖曳楚云行”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īng mén fú zhōu wàng shǔ jiāng
荊門浮舟望蜀江
chūn shuǐ yuè xiá lái, fú zhōu wàng ān jí.
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zhèng shì táo huā liú, yī rán jǐn jiāng sè.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
jiāng sè lǜ qiě míng, máng máng yǔ tiān píng.
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wēi yí bā shān jǐn, yáo yè chǔ yún xíng.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
xuě zhào jù shā yàn, huā fēi chū gǔ yīng.
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fāng zhōu què yǐ zhuǎn, bì shù sēn sēn yíng.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
liú mù pǔ yān xī, yáng fān hǎi yuè shēng.
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jiāng líng shí yáo huǒ, yīng dào zhǔ gōng chéng.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
“搖曳楚云行”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平韻) 下平八庚 (仄韻) 上聲二十四迥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