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草秋蛾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秋草秋蛾飛”全詩
君居漢江島。
一日望花光。
往來成白道。
(上二句一作
日日采蘼蕪。
上山成白道。
)
一為云雨別。
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飛。
相思愁落暉。
何由一相見。
滅燭解羅衣。
(上二句一作
昔時攜手去。
今日流淚歸。
遙知不得意。
玉箸點羅衣。
)
分類:
作者簡介(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享年61歲。其墓在今安徽當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寄遠其七》李白 翻譯、賞析和詩意
《寄遠其七》是唐代詩人李白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妾在舂陵東。
君居漢江島。
一日望花光。
往來成白道。
云雨別離間。
此地生秋草。
秋草秋蛾飛。
相思愁落暉。
何由一相見。
滅燭解羅衣。
詩意:
這首詩詞描述了詩人與所愛的人分隔兩地的情感和相思之苦。詩人自稱為妾,在舂陵的東方,而所愛的人則居住在漢江的島上。詩人望著花光思念對方,彼此之間來往的路成為了成白的道路(可能指一條白色的道路或是相思之路)。
他們的分離如同云雨般的別離,而此地的秋草生長茂盛。秋草之間飛舞的秋蛾,象征著相思之情。詩人的相思之情像是夕陽的余暉,悲傷而凄涼。他們渴望相見,但是卻無法實現,只能在夜晚熄滅蠟燭,解開羅衣,寄托思念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凄美的語言表達了詩人與所愛之人的離別之苦和相思之情。通過對自己和所愛之人的地理位置的描寫,詩人將兩地的距離和相思之苦巧妙地融合在詩中。
詩中的秋草和秋蛾形象生動地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傷和思念之情。秋草茂盛,暗喻著時間的流逝和事物的變遷,而秋蛾的飛舞則增添了凄涼和無奈的氛圍。
詩的結尾以滅燭解羅衣作為結束,表現了詩人在夜晚孤獨無依的情感。這兩個動作象征著詩人對彼此之間的絕望和無奈,同時也表達了對相見的渴望。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寫展現了作者的深情和無奈,使讀者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哀愁和離愁別緒。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深深觸動了讀者的心靈,成為了李白優美詩詞創作的經典之作。
“秋草秋蛾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yuǎn qí qī
寄遠其七
qiè zài chōng líng dōng.
妾在舂陵東。
jūn jū hàn jiāng dǎo.
君居漢江島。
yī rì wàng huā guāng.
一日望花光。
wǎng lái chéng bái dào.
往來成白道。
shàng èr jù yī zuò
(上二句一作
rì rì cǎi mí wú.
日日采蘼蕪。
shàng shān chéng bái dào.
上山成白道。
)
yī wèi yún yǔ bié.
一為云雨別。
cǐ dì shēng qiū cǎo.
此地生秋草。
qiū cǎo qiū é fēi.
秋草秋蛾飛。
xiāng sī chóu luò huī.
相思愁落暉。
hé yóu yī xiāng jiàn.
何由一相見。
miè zhú jiě luó yī.
滅燭解羅衣。
shàng èr jù yī zuò
(上二句一作
xī shí xié shǒu qù.
昔時攜手去。
jīn rì liú lèi guī.
今日流淚歸。
yáo zhī bù dé yì.
遙知不得意。
yù zhù diǎn luó yī.
玉箸點羅衣。
)
“秋草秋蛾飛”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