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端來出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無端來出守”全詩
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
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尋陽七郎中宅即事》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尋陽七郎中宅即事》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事信蒼蒼,機心久無忘。
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
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
中文譯文:
天地間的一切事物都顯得蒼蒼,而我心中的機謀長久不曾忘懷。
無緣無故地出來擔任守臣,不是因為厭倦了居于郎宅之中。
雨滴滴在芭蕉上顯得紅透,霜使橘子變成了黃色。
遇到你時開口笑出聲,哪里還會有他鄉的憂慮。
詩意:
這首詩詞以寫景的方式,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和思緒。詩中描述了自然界中的景象與詩人自身的感受,以及與他人的相遇和交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的變化和詩人的心情變化,展示了人與自然的共通之處以及詩人對他鄉的思念之情。
賞析:
詩詞以尋陽七郎中宅為背景,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情感。首句"萬事信蒼蒼,機心久無忘"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景象深信不疑,并且自己內心中的機謀長久不曾忘懷。接下來的兩句"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表達了詩人出任守臣的無緣無故,不是因為厭倦了郎宅生活,暗示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思念。
之后的兩句"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通過描繪雨滴在芭蕉上的顏色和霜使橘子變黃,表達了自然界的變化,也可以理解為寓意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更迭。最后兩句"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表達了詩人在他鄉遇到親友時的喜悅和對家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情感真摯,描繪細膩,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家鄉的眷戀之情。
“無端來出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ún yáng qī láng zhōng zhái jí shì
尋陽七郎中宅即事
wàn shì xìn cāng cāng, jī xīn jiǔ wú wàng.
萬事信蒼蒼,機心久無忘。
wú duān lái chū shǒu, bú shì yàn wèi láng.
無端來出守,不是厭為郎。
yǔ dī bā jiāo chì, shuāng cuī jú zi huáng.
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黃。
féng jūn kāi kǒu xiào, hé chǔ yǒu tā xiāng.
逢君開口笑,何處有他鄉。
“無端來出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