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下河源”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落日下河源”全詩
都護揚歸旆。
雜虜盡朝周。
諸胡皆自鄶。
鳴笳瀚海曲。
按節陽關外。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靜秋塞。
萬方氛祲息。
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無戰是天心。
天心同覆載。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唐代詩人王維所作,題目為《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卿增命服。
都護揚歸旆。
雜虜盡朝周。
諸胡皆自鄶。
鳴笳瀚海曲。
按節陽關外。
落日下河源。
寒山靜秋塞。
萬方氛祲息。
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無戰是天心。
天心同覆載。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王維為送別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而作。整首詩描繪了遠行將士歸來的盛況和大唐國家的安定局面。
首先,"上卿增命服"表達了上級官員增加了歸來將士的封賞,使他們更加榮耀。"都護揚歸旆"指的是都護高舉旗幟歸來,象征著勝利和榮耀。
接下來,"雜虜盡朝周"描述了各種敵對勢力都向著大唐朝廷歸附,"諸胡皆自鄶"表示各族蠻夷自愿臣服于唐朝的統治。
"鳴笳瀚海曲"描繪了歡騰的樂曲在遼闊的海上響起,象征著凱旋的喜悅。"按節陽關外"指的是按照節令在邊關外迎接將士的歸來。
"落日下河源"描述了夕陽下的河源,寓意將士們歸來時的喜悅和安寧。"寒山靜秋塞"描繪了寧靜的秋天邊塞,意味著邊疆的和平。
"萬方氛祲息"表示天下萬方的烽火戰亂都已平息,人民生活安定。"六合乾坤大(一作泰)"指的是天下萬物的和諧與安寧。
最后兩句"無戰是天心,天心同覆載"表達了戰爭不是天意,天意是希望萬民安居樂業,國泰民安。這是對和平的贊頌和對大唐盛世的歌頌。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大唐國家的安定和邊疆的和平,表達出王維對和平安寧的向往和對大唐盛世的贊美。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情感的融入,使詩詞更具藝術魅力,體現了王維的高超才華和對國家的熱愛。
“落日下河源”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èng hé shèng zhì sòng bù méng dū hù jiān hóng lú qīng guī ān xī yìng zhì
奉和圣制送不蒙都護兼鴻臚卿歸安西應制
shàng qīng zēng mìng fú.
上卿增命服。
dū hù yáng guī pèi.
都護揚歸旆。
zá lǔ jǐn cháo zhōu.
雜虜盡朝周。
zhū hú jiē zì kuài.
諸胡皆自鄶。
míng jiā hàn hǎi qǔ.
鳴笳瀚海曲。
àn jié yáng guān wài.
按節陽關外。
luò rì xià hé yuán.
落日下河源。
hán shān jìng qiū sāi.
寒山靜秋塞。
wàn fāng fēn jìn xī.
萬方氛祲息。
liù hé qián kūn dà yī zuò tài.
六合乾坤大(一作泰)。
wú zhàn shì tiān xīn.
無戰是天心。
tiān xīn tóng fù zài.
天心同覆載。
“落日下河源”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三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