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羨君明發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羨君明發去”全詩
時聞隔林犬。
卻憶山中時。
人家澗西遠。
羨君明發去。
采蕨輕軒冕。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作品。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夜的安靜與動蕩,寄托了作者對友人歸鄉的祝福和對離別時光的懷念之情。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夜晚靜謐,萬物休息。
時而聽到隔林傳來的犬吠聲。
這讓我回憶起了山中的時光,
山間的人家在澗西遙遠。
我羨慕你明亮地啟程,
穿過山野,輕巧地采摘著蕨菜,
頭戴輕巧的冠冕。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繪春夜的安靜和動蕩,表達了作者對友人歸鄉的祝福和對離別時光的懷念之情。
詩的開頭描述了夜晚的寧靜,萬物都在休息之中。接著,作者聽到了遠處隔林傳來的犬吠聲,這種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寧靜,也喚起了作者對過去山中生活的回憶。他想起了山間的人家,這些人家遙遠地位于澗西。這里體現了作者對故鄉的思念和向往,暗示了他對友人離開追求更好生活的選擇的理解和祝福。
在詩的最后兩句中,作者表達了對友人的羨慕之情。他羨慕友人明亮地啟程,背負輕巧的冠冕,輕松地采摘蕨菜。這里的蕨菜可能是象征著友人追求成功的代表,而輕巧的冠冕則象征著友人的地位和榮耀。通過這樣的描寫,作者表達了對友人前程的祝福和對友人在追求夢想的過程中所享受到的輕松自在的羨慕之情。
整首詩描繪了一幅夜晚的畫面,交織了對離別時光的懷念、對友人前程的祝福以及對友人輕松自在生活的羨慕之情。這種情感的表達和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使得這首詩具有深遠的內涵和抒情的意味,體現了王維獨特的詩歌藝術風格。
“羨君明發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yè zhú tíng zèng qián shào fǔ guī lán tián
春夜竹亭贈錢少府歸藍田
yè jìng qún dòng xī.
夜靜群動息。
shí wén gé lín quǎn.
時聞隔林犬。
què yì shān zhōng shí.
卻憶山中時。
rén jiā jiàn xī yuǎn.
人家澗西遠。
xiàn jūn míng fā qù.
羨君明發去。
cǎi jué qīng xuān miǎn.
采蕨輕軒冕。
“羨君明發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