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勞康樂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還勞康樂侯”全詩
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
江水映悠悠。
鐃吹發夏口。
使君居上頭。
郭門隱楓岸。
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
還勞(一作來)康樂侯。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康太守》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康太守》是唐代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城下滄江水。
江邊黃鶴樓。
朱闌將粉堞。
江水映悠悠。
鐃吹發夏口。
使君居上頭。
郭門隱楓岸。
侯吏趨蘆洲。
何異臨川郡。
還勞(一作來)康樂侯。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送別康太守的場景。康太守即將離開,城下的滄江水悠悠流淌,黃鶴樓聳立在江邊。城墻上的朱紅欄桿和白色城堞在江水的映襯下更加美麗。銅鈴吹奏的聲音傳遍夏口城,而康太守居于城墻之上。城門旁的楓樹掩映著岸邊,侯吏們匆忙趕往蘆洲。詩人在描繪康太守離開的同時,也展示了江水、黃鶴樓和城墻的美景。
賞析:
王維以簡潔而意境深遠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康太守的情景,同時展示了自然景色和人文環境。整首詩以滄江水、黃鶴樓和城墻為中心,通過描寫這些元素的美景,表達了離別之情。詩中運用了對比手法,將康太守居于城墻之上,而侯吏們卻匆匆忙忙離去,凸顯了康太守的高位和他的離別之重。此外,楓樹的隱匿和江水的映襯,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層次感。
這首詩詞極富意境,通過簡練而恰到好處的描寫,展示了自然景色的美麗和人情的離別之情。王維以獨特的筆墨刻畫出了江水、黃鶴樓和城墻的景色,使讀者能夠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這一畫面。整首詩詞以康太守的離別為主題,通過景物的描繪和對比的手法,表達了離別的憂傷和不舍。這首詩詞在意境的營造和情感的抒發上,展現了王維獨特的藝術魅力。
“還勞康樂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kāng tài shǒu
送康太守
chéng xià cāng jiāng shuǐ.
城下滄江水。
jiāng biān huáng hè lóu.
江邊黃鶴樓。
zhū lán jiāng fěn dié.
朱闌將粉堞。
jiāng shuǐ yìng yōu yōu.
江水映悠悠。
náo chuī fā xià kǒu.
鐃吹發夏口。
shǐ jūn jū shàng tou.
使君居上頭。
guō mén yǐn fēng àn.
郭門隱楓岸。
hóu lì qū lú zhōu.
侯吏趨蘆洲。
hé yì lín chuān jùn.
何異臨川郡。
hái láo yī zuò lái kāng lè hóu.
還勞(一作來)康樂侯。
“還勞康樂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