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馳熊首轓”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聊馳熊首轓”全詩
揚舲發夏口,按節向吳門。
帆映丹陽郭,楓攢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分類:
作者簡介(王維)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字摩詰,漢族,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開元九年(721年)中進士,任太樂丞。王維是盛唐詩人的代表,今存詩400余首,重要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精通佛學,受禪宗影響很大。佛教有一部《維摩詰經》,是王維名和字的由來。王維詩書畫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藝,音樂也很精通。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送封太守》王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封太守》是唐代著名詩人王維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忽然解開羊頭上的削肉,心情寬慰,駕著快馬奔騰如熊的頭部。揚起船帆,從夏口出發,按照節令前往吳門。船帆倒映在丹陽郭上,楓葉密集在赤岸村旁。各城市都派遣官員迎接,冠冕堂皇,顯得非常尊貴。
詩意:
這首詩描述了詩人送別封太守的場景。詩人在詩中通過描繪船行和景色的變化,表達了對太守的祝福和贊美。他用羊頭削肉和馳騁如熊的比喻,表達了自己心情的舒暢和封太守的豪邁。詩人還通過描繪船帆倒映和楓葉飄落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麗和豐富,為送別增添了一層詩意。
賞析:
《送封太守》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送別場景,但通過幾個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景物描寫,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詩人運用了羊頭削肉和熊首轓的比喻,形象地表達了自己心情的寬慰和封太守的豪情壯志,給人以豪邁和奔放的感覺。
詩中的夏口和吳門是具體的地名,通過船行的描寫,展示了詩人送別的過程。船帆倒映在丹陽郭上,楓葉攢聚在赤岸村旁,給人以美麗和富有詩意的景象。這些景物描寫使整首詩更加生動,同時也展現了王維擅長的山水描寫技巧。
最后兩句描述了各城市派遣官員迎接封太守的場景,表現了封太守的尊貴和地位的高貴。這里的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一方面展示了封太守的權勢和威嚴,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唐代官員間的禮節與尊重。
總體而言,王維的《送封太守》通過簡潔而生動的語言和景物描寫,展示了送別場景的美麗和詩意,同時也表達了對封太守的贊美和祝福。這首詩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是王維山水詩的代表之作。
“聊馳熊首轓”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fēng tài shǒu
送封太守
hū jiě yáng tóu xuē, liáo chí xióng shǒu fān.
忽解羊頭削,聊馳熊首轓。
yáng líng fā xià kǒu, àn jié xiàng wú mén.
揚舲發夏口,按節向吳門。
fān yìng dān yáng guō, fēng zǎn chì àn cūn.
帆映丹陽郭,楓攢赤岸村。
bǎi chéng duō hòu lì, lù miǎn yī hé zūn.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聊馳熊首轓”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