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怪落聲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上怪落聲韻”全詩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上怪落聲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ín zhuō shén, yīn yǒu suǒ huái
自吟拙什,因有所懷
lǎn bìng měi duō xiá, xiá lái hé suǒ wéi?
懶病每多暇,暇來何所為?
wèi néng pāo bǐ yàn, shí zuò yī piān shī.
未能拋筆硯,時作一篇詩。
shī chéng dàn wú wèi, duō bèi zhòng rén chī.
詩成淡無味,多被眾人嗤。
shàng guài luò shēng yùn, xià xián zhuō yán cí.
上怪落聲韻,下嫌拙言詞。
shí shí zì yín yǒng, yín bà yǒu suǒ sī.
時時自吟詠,吟罷有所思。
sū zhōu jí péng zé, yǔ wǒ bù tóng shí.
蘇州及彭澤,與我不同時。
cǐ wài fù shuí ài, wéi yǒu yuán wēi zhī.
此外復誰愛,唯有元微之。
zhé xiàng jiāng líng fǔ, sān nián zuò pàn sī.
謫向江陵府,三年作判司。
xiāng qù èr qiān lǐ, shī chéng yuǎn bù zhī.
相去二千里,詩成遠不知。
“上怪落聲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仄韻) 上聲二十五有 (仄韻) 去聲十三問 (仄韻) 去聲二十四敬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