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只訝客衣單”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訝客衣單”出自唐代高適的《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zhǐ yà kè yī dān,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只訝客衣單”全詩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登頓驅征騎,棲遲愧寶刀。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絕坂水連下,群峰云共高。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作者簡介(高適)

    高適頭像

    高適是我國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世稱“高常侍”。 作品收錄于《高常侍集》。高適與岑參并稱“高岑”,其詩作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注釋

    ⑴青夷軍:當作“清夷軍”,唐代戍邊軍隊名稱,駐地在今河北懷來東南。
    ⑵邊地別:指邊地的氣候與內地有區別。
    ⑶漫漫:無窮無盡。
    ⑷古鎮:指居庸關。青山:指居庸山。
    ⑸堪遲:意為勉強遲遲行進。
    ⑹策:安邊之策。
    ⑺東山:東晉謝安隱居之地。
    ⑻登頓:上上下下,指翻山越嶺,行路艱難。
    ⑼微祿:微薄的俸祿。
    ⑽絕坂:極陡的山坡。
    ⑾青袍:唐代八品九品官員服青袍。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創作背景

      公元750年(唐天寶九年)秋天,四十七歲的高適以河南封丘縣尉的身份送兵到駐在媯川(今河北懷來)城內的清夷軍。這組詩是詩人在當年冬天送兵返回途中,進入河北昌平居庸關時所作。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鑒賞

      第一首詩寫邊地氣候,是這組詩展開的大背景。這首詩的特點,就在于把感慨行役中路途的艱難和邊塞的寒冷結合在一起,加以形象的描寫,使之生動感人。首聯是寫自己獨自行走了很久,在漫長的征途中去時十分艱難,此時回來也十分艱難。“去”,指前往清夷軍送兵;“轉”,即回,返入居庸關。這一聯先從行役寫起,“匹馬”表明孤獨;“行將久”,暗示路途遙遠、人困馬乏。“難”,不僅指山路的坎坷崎嶇,也包含邊地冰雪嚴寒之苦,為中間二聯寫邊塞寒冷,作了巧妙的過渡。中間兩聯,突出表現居庸關一帶的寒冷氣候。頷聯是說自己原來不知道邊塞和內地的氣候差別如此之大,此時只驚訝客子衣服的單薄。這一聯妙在寫“寒”字而不說穿。詩人送兵去時是秋天,邊塞還不太寒冷,還顯不出與內地在氣候上的明顯區別,而冬日回還,北風凜冽,積雪滿地,才發覺到寒不可擋。說:“不知”,實為已經深知,吞吐含茹,措語婉曲。寫人對氣候的感覺,字面上沒有“寒”字,而讀來已覺寒氣逼人,真是“不寒而栗”了。頸聯是寫因為氣候寒冷,泉水流動的聲音也顯得悲苦,山上的樹葉已經干落,十分空曠。頸聯的意思十分曲折。上句正面點出“冷”字,但并非詩人直接感受,而是通過泉聲的悲苦間接感覺的。連泉水也因寒冷而悲咽,人的寒苦也就不言而喻了。再看山上的樹木,也抵擋不住寒威,葉子全部干落了。通過樹木的感覺,曲折地傳達出人的感覺。這兩句都是透過一層,從聽覺和視覺兩個方面,將瘆人的酷寒,通過水和樹,表現得十分曲折深入,給人以一波三折之感。同時,這兩句也是對居庸關一帶的實景描繪。居庸關坐落在險峻的峽谷之中,兩邊峰巒聳峙,一道溪水從關側流過。詩人從精煉的字句中,展示了形象的畫面,透出雄渾蒼涼之感。在著力描寫居庸關一帶的嚴寒之后,作者抬首瞻望前路,從描寫邊塞從容地轉到描寫行役,再一次發出征路遙遙的慨嘆。尾聯的意思是:不要認為進入了居庸關,就走完了艱險、高寒的關塞,那前面云霧彌漫、冰雪覆蓋,路途還遙遙無際呢!居庸關在昌平縣西北,是長城要口之一,與紫荊、倒馬合稱“內三關”,從塞北過了居庸關,山勢漸緩,即進入華北平原,氣溫也相應升高一點,但畢竟是在冬天,仍然寒冷。“云雪尚漫漫”一句,是對過關以后的景象和寒冷的描寫,也蘊涵著征路漫長的意思。這一聯與首聯“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相呼應,全詩從寫行役開始,繼而描寫邊塞,最后又以寫行役結束,形成一種回環的結構,給人一種謹嚴而渾然的美感。

      第二首詩寫詩人入居庸關時的所見所思。首聯既點明了詩人觀察的時間和地點,也是對環境大背景的刻意渲染。頷聯寫詩人看到的景象,一副冰雪凄迷,前途艱難之狀,暗示了詩人對自己的仕途絲毫看不懂前景,感到無可奈何。頸聯總結此次出塞的收獲,詩人看到時局混亂、陰暗,良臣進階無路,因此失分失望、憤懣,想到了暫居家中以修身養性。尾聯追述先賢在時局混亂時退居草莽,相機而作的故事。全詩情景交融,前四句寫景,極盡凄美;承此而總結此次出使的收獲,但到此時不是報效朝廷的時候;于是追述先賢,自然而然地生發出“歸去”之念。但詩人的“歸去”不是真的歸隱,而是為了出仕,是保存實力,積累力量的行動。

      第三首詩言辭憤懣,其中的景物描寫耐人尋味。全詩先寫自己忙碌而無所作為,表達了對此種生活的厭倦;隨之又很自然地流露出對身居卑職的無奈;連看到的景物也仿佛助長著詩人的這種情緒;最后詩人終于在反復思索、對比后,憤而表露出棄官而去的心志。《舊唐書》載:“(適)解褐汴州封丘尉,非其好也,乃去位,客游河右。”這段記載這與這組詩的思想內容十分切合。

    “只訝客衣單”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ǐ qīng yí jūn rù jū yōng sān shǒu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

    pǐ mǎ xíng jiāng jiǔ, zhēng tú qù zhuǎn nán.
    匹馬行將久,征途去轉難。
    bù zhī biān dì bié, zhǐ yà kè yī dān.
    不知邊地別,只訝客衣單。
    xī lěng quán shēng kǔ, shān kōng mù yè gàn.
    溪冷泉聲苦,山空木葉干。
    mò yán guān sài jí, yún xuě shàng màn màn.
    莫言關塞極,云雪尚漫漫。
    gǔ zhèn qīng shān kǒu, hán fēng luò rì shí.
    古鎮青山口,寒風落日時。
    yán luán niǎo bù guò, bīng xuě mǎ kān chí.
    巖巒鳥不過,冰雪馬堪遲。
    chū sài yīng wú cè, huán jiā lài yǒu qī.
    出塞應無策,還家賴有期。
    dōng shān zú sōng guì, guī qù jié máo cí.
    東山足松桂,歸去結茅茨。
    dēng dùn qū zhēng qí, qī chí kuì bǎo dāo.
    登頓驅征騎,棲遲愧寶刀。
    yuǎn xíng jīn ruò cǐ, wēi lù guǒ tú láo.
    遠行今若此,微祿果徒勞。
    jué bǎn shuǐ lián xià, qún fēng yún gòng gāo.
    絕坂水連下,群峰云共高。
    zì kān chéng bái shǒu, hé shì yī qīng páo.
    自堪成白首,何事一青袍。

    “只訝客衣單”平仄韻腳

    拼音:zhǐ yà kè yī dān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平韻) 下平一先  (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只訝客衣單”的相關詩句

    “只訝客衣單”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只訝客衣單”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只訝客衣單”出自高適的 《使青夷軍入居庸三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