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上余杯對早茶”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席上余杯對早茶”全詩
好是老身銷日處,誰能騎馬傍人家?
分類:
作者簡介(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不出》白居易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不出》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檐前新葉覆殘花,
席上余杯對早茶。
好是老身銷日處,
誰能騎馬傍人家?
詩意: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退休的老人的生活情景。在春天的早晨,新的葉子長滿了屋檐,覆蓋著殘留的凋落花瓣。老人坐在席子上,眼前擺著余下的茶杯,正準備享受早茶。老人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他喜歡宅在家中,度過平靜而寧靜的日子。然而,他也意識到自己的年齡已經不再適合外出,騎馬去別人家串門了。
賞析: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寫出了一個老人寧靜退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安逸生活的向往和滿足。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詩人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化,新葉覆蓋著凋落的花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一景象象征著時間的流轉和替代,也暗示了人生的變遷和老去的不可避免。老人坐在席子上,享受著余下的茶水,表現出對簡樸生活的喜愛和滿足感。他對自己的生活狀態感到滿意,認為老去的日子是寶貴的。最后兩句表達了老人不再適合外出的現實,他意識到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無法騎馬去拜訪別人了。整首詩以簡短的語句傳達了老人宅居的心境,展示了對安逸生活和寧靜退隱的向往,同時也透露出對時光流轉和生命有限性的思考。
這首詩通過簡單而質樸的描寫,表現了白居易對老年生活的獨特感悟。他以寥寥數語勾勒出老人的生活場景,通過對細微之處的觀察,傳達了對平凡生活的贊美和珍惜。整首詩情感平和,語言簡練,給人以深思和共鳴,讓讀者陶醉在寧靜的退隱境界中。
“席上余杯對早茶”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bù chū
不出
yán qián xīn yè fù cán huā, xí shàng yú bēi duì zǎo chá.
檐前新葉覆殘花,席上余杯對早茶。
hǎo shì lǎo shēn xiāo rì chù, shuí néng qí mǎ bàng rén jiā?
好是老身銷日處,誰能騎馬傍人家?
“席上余杯對早茶”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六麻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